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勒胡马- 第一章、年号问题(2/3)

文/赤军
勒胡马 | 本章字数:1929  | 勒胡马txt下载 | 勒胡马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万事如易坏娘子:七夫之祸扑倒吧,少爷天下图校花的透视狂兵颠峰帝国一晌贪欢:腹黑总裁二婚妻绝地反击医统江山樱花下的血刀战皇最强特种兵之龙刺
了——所以相当面生,几同陌路,对谈前自然要先寒暄几句。眼瞧着还不是进入正题的时候,那么还能说些什么呢?今天天气哈哈哈?未免太过庸俗……好在裴该脑筋转得快,当即又提问道:“今嗣天子继位,不知可有改元?”其实诏书上自然有标注新年号的,裴该假装没听清。

裴通仍然恭敬地回答道:“国家四月践祚,即改元为‘建兴’。”

裴该摇摇头:“谁为天子拟此年号?大不吉也!”

裴通闻言不禁皱眉:“十三兄何意耶?”

裴该摆摆手,说你能别提“十三”吗,我不喜欢这个数字……随即扳着手指头,开始向裴通解说起来。

以年号来纪年的制度,始于西汉武帝,第一个年号是“元狩”,后来又追称“元狩”之前的十八年分别为“建元”、“元光”和“元朔”。既然用以纪年,为免混淆,那么基本原则就是不可重复,然而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例外却也不少。

其中最多的例外都产生在晋朝,晋惠帝司马衷在位十七年,前后换了十个年号,其中竟然有七个与前代相重复——后世重复他的,暂且不论。其后晋怀帝的“永嘉”年号,同样也不是自家原创。

年号重复,一般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追慕先贤,利用前代帝王的年号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二则纯属拟号的大臣无学,莫名其妙就撞衫了。晋惠帝的年号当中,“建武”本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这肯定是追慕先贤了;“永平”源自东汉明帝刘庄,“元康”源自西汉宣帝刘询,也可能属于相同情况;但“永宁”来自半透明的汉安帝,“永康”和“永兴”来自昏君代表汉桓帝,“永安”来自东吴景帝孙休,那都有啥贤可追慕的?

至于晋怀帝的年号“永嘉”,撞衫短命的汉冲帝;曾经一度篡位的赵王司马伦,年号为“建始”,撞衫谣传死在女人肚皮上的汉成帝……晋人之无学,由此可见一斑。

裴该前世读史至此,就大有吐槽的yù_wàng,于是趁着寒暄的机会,他开始侃侃而谈:“年号以明正朔,必取嘉言,不宜与前代相冲犯,即便冲犯,也当考究其来源,是吉是凶。汉冲帝幼弱登基,在位不足半岁即崩,则‘永嘉’之号不吉可知也。孝怀皇帝用此号,乃有北狩之事……”说着话装模作样提起袖子来擦擦眼睛,然后才继续说:“今嗣皇帝继位,当用佳号,以全恢复之志,而竟用‘建业’……”

裴通忙问:“‘建业’有何不好?”

裴该瞥他一眼,心说这家伙也是个没学问的……要说这位堂兄弟,裴该甫一见面,脑袋里就冒出四个字来——油头粉面。裴通裴行之继承了裴氏家族的优良血统,长得英俊一点儿很正常,但眉疏眼细,即便身着公服,表情再如何严肃,瞧着都很显轻佻。裴该原本觉得自己这具躯体就够小白脸的了,但比起裴通来,实在小巫见大巫。裴通那相貌,放在后世就最适合做专傍女大款的小流氓……

裴该耐心地向裴通解释说:“蜀汉后主刘禅,曾用‘建兴’年号;东吴废帝孙亮,也用过‘建兴’年号……”其实还有一个人他没提,那就是如今正割据蜀中的成汉皇帝李雄,在称帝前曾经自称“成都王”,用的年号也是“建兴”。都是些割据势力,你不把他们当正朔,不认他们的年号,拿来自己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但劳驾,撞衫能别太过分吗?

“刘禅‘乐不思蜀’,实为昏主,但‘建兴’年间,诸葛孔明尚在,国势尚强,犹有可说;孙亮少年了了,大不出奇,亲政一年即被废为会稽王,且‘建兴’时有诸葛恪北伐大败——如此岂为佳号?都是些割据僭主,今国家复用其元,嘿嘿嘿嘿~~”不能再多说了,总之就是不吉利啊!

不成想裴通脱口而出:“阿兄之意,今国家用僭主之号,是只能割据一隅,而无意恢复中原了?为此阿兄才不肯受朝廷之封么?”

这小子出言如此无忌,倒不禁吓了裴该一大跳,急忙摆手:“我安有此意啊?行之不可妄加猜度!”

裴通微微苦笑:“兄弟之间,后堂之中,又有什么不可说的。诚如阿兄所言,今长安毫无振兴气象,而小弟的家门,亦岌岌可危也……”

这回轮到裴通长篇大论了,而且还是大倒苦水。

裴通的大伯父裴苞,时任秦州刺史,父亲裴粹担任武威太守,这一支在关西的势力颇大。但是裴苞素与司马模父子不睦,因此当司马保就任平西中郎将、东羌校尉,率军上陇的时候,裴苞竟然兵抵御,结果被司马模帐下都尉陈安杀得大败,只好跑去投奔安定太守贾疋。等到贾疋收复长安,裴苞才得以恢复原职,本以为抱上了这么条大粗腿,从此就可以不怕司马保啦,谁料想一转眼贾疋就莫名其妙地挂了……

“今朝中索巨秀用事,骄横跋扈,伯父不忿其所为,乃与东羌校尉贯与、前福禄令麹恪等约盟,不从长安之命。索巨秀令凉州张士彦兵讨伐,伯父败逃桑凶坞……家父被迫重赂索巨秀,且以我兄弟为质,始得置身事外……”

说白了,裴苞父子因为得罪了索綝而遭到张轨的讨伐,眼瞧着就要完蛋;裴粹父子虽然被迫依附索綝,但必然不受信任,前途堪忧啊。

“麴为金城大姓,西州有语:‘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因而索巨秀深嫉之。今麴、索二公共执政,却不能戮力同心,而常起龃龉;南阳

状态提示: 第一章、年号问题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章、年号问题(2/3) 返回《勒胡马》目录下一页:第一章、年号问题(2/3)(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的谍战岁月雏鹰的荣耀红楼之挽天倾红色莫斯科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我祖父是朱元璋我的公公叫康熙大明话事人谍影:命令与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