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0061,五百年等取经人(2/2)

文/郭徐辉89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 本章字数:1279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txt下载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梨园秋八零娇妻奋斗生活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贞观楚王回望大明笑今朝大燕欢歌万事如易武灵战国覆汉大唐第一狠人回到宋朝当暴君抗战之烽火燃血
到父母一面。平日里自食其力,从洗衣做饭到缝缝补补,每件事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做。

秦春是个男孩,估摸着也该有八九岁了。潘阳是个女孩,跟秦春年龄差不多。他们俩从小就怕打雷,尤其是这种闪电与打雷的组合场景,吓得他们根本不敢出门,待在家里又不敢睡觉。那次刚好被老头看到,理所应当的把两个吓得浑身发抖的孩子揽在怀里。

从那天开始,他们俩只要遇到打雷就跑来老头家里。有时候也会来老头家里蹭吃蹭喝,两个儿子隔三差五就会让人捎来银子,希望老人可以照顾好自己。他们努力在郡城干活,以后混好了把老头接去郡城。

这话老头已经听了好多遍了,也一直坚信两个儿子能够出人头地。但是他并不奢望跟儿子去郡城,因为他年轻时也曾走南闯北,知道在郡城生活的不易。在那里处处需要银子,没有银子寸步难行。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难道就没有主动回村的年轻人吗?”唐三藏再次问道。

老头苦笑着摇了摇头,村里的年轻人出去这么多年,还从未有一个主动回村里生活的。即便是郡城官府下过官文,加大了贫困村庄的扶持力度。但是郡城就是郡城,村庄发展的再好也比不上郡城的繁华。

说到这儿老人叹了口气,尴尬的冲唐三藏摇了摇头。他从小跟随父母生活,知道那种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多么幸福。所以他替这些孩子们不值,没有父母陪在身边,这样的童年对他们而言失去了色彩。

他们的父母都在努力想留在郡城,希望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后在郡城买房,可以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但是他们从未考虑过,他们在乎的那些东西孩子们在不在乎。他们追求的那些东西,老人们在不在乎。

村子里去郡城时间最长的几个年轻人,此时都已经在郡城买了房子,也都把户口转去了郡城。他们已经算是真正的城里人了,每天过着城里人一样生活。但是他们的孩子呢,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孩子根本不喜欢郡城的生活。

老头曾去看过那几个孩子,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机灵。甚至有孩子已经学会的察言观色,说话时会盯着对方的表情。一旦那句话说的不对,他们马上会改变方式补救,甚至有些孩子跟着父母做起了生意。

我安静的听猴哥讲述,太阳渐渐升到了半空。

老头告诉猴哥和唐三藏,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年轻人改变现有的思路。他不反对有人喜欢留在郡城,也支持年轻人出去见见世面。但是见完世面之后呢,他们不能总想着留在郡城或者去京都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干。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年轻人都去了郡城,村子里荒废了大量的土地。没有人种地了,自然也就少了很多收成。吃得没了可以买,但是如果都不种地了,去哪儿买粮食呢?

“老施主说的很有道理,有什么需要贫僧做的尽管开口。只要是老施主开口贫僧一定义不容辞。”唐三藏说道。

老头叹了口气,拍了拍躲在怀里的两个孩,说道:“知道您是东土而来的圣僧,希望您如果有机会见到当官的跟他们提个建议。让他们鼓励年轻人回家,鼓励年轻人改变现有的思维。不要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才是物质最终需要服务的对象。”

唐三藏双手合十,弯腰向老头施礼。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施主请放心,这件事我一定记在心里。不管是见到那位官老爷,我都会把这件事讲给他们。”

猴哥看着唐三藏摇了摇头,他其实并不看好老头提的那个建议。


状态提示: 0061,五百年等取经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0061,五百年等取经人(2/2) 返回《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目录下一章:0062,路见不平惹祸端(快捷键→)

推荐阅读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抗战之烽火燃血军工科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水浒话事人帝国第一驸马戎唐大国军舰我的谍战岁月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