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汉奸臣- 第一百四十一章三人志向(2/2)

文/四国军棋
大汉奸臣 | 本章字数:1248  | 大汉奸臣txt下载 | 大汉奸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妇科小村医回到古代当皇帝我在大唐卖烧烤医统江山亮剑:让你发展,你带回一个师?万事如易坏娘子:七夫之祸器焰嚣张扑倒吧,少爷三国演医弈林外史秦汉之建国路
成功吧!”

曹操看向段增问道:“叔益你呢?”

刚才袁绍在思考的时候,段增心中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

虽说作为后世来人的他早就知道天下将会大乱,而且在多年以前他就做好了打算要争雄天下,不过具体的方针策略他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毕竟未来的变速实在太多了,而他如今才刚刚不如官场,连自己的根基之地都没有,最多只能说通过早些年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名声和人脉。

而就在刚才,听了曹操的问题后,他也在脑中仔细思考过,此时便沉声答道:“若天下真的彻底大乱了,那么某或许会设法在关中立足,闭关自守,以待天下之变吧。”

要争夺天下,首先就要有自己的根基之地,而天下四方,适合作为根基之地的又有哪些地方呢?

首先河北之地足以作为根基,历史上光武帝正是靠着河北世家豪族的支持才能夺取天下,而经过东汉近两百年的发展后,河北更是人口众多,物产丰厚,袁绍正是靠河北建立起自己的霸业。

虽然后来他在官渡之战被曹操击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河北之地就差了,实际上后来曹操同样是在占有河北后,才彻底将根基打牢靠,并且很快就将邺城定为他的霸府,其原因就在于河北的富庶。

除了河北外,江东、西蜀自然不必说,这些都是适合割据的好去处,不过以这两地为根基来夺取天下,历史上除了朱元璋做到了外,也就刘邦勉强能算得上是从蜀地逆夺天下。

至于其他人,都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小政权罢了。

至于曹操选择立足中原,最终却能击败四方敌人,进而一举统一北方,这更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除了他能完成这等壮举外,其他人也就朱温勉勉强强能称道两句,但与曹操相比也还是差了不少。

除了河北、江东、西蜀、中原外,还剩下的也就关中、荆州、太原这几处地方。

段增作为一个凉州人,那么他所能选择的根基之地也就明确了,那就是关中!

自古以来就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至少在唐朝以前,除了东汉的建立等少数例子外,其他时候,这句话都是说得通的。

不管是秦汉,还是后来的隋唐,甚至还包括这期间的后秦、西魏、北周,都是立足关陇而建立的霸业。

从地理上讲,关中地区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若是实力强大就可东出函谷以争霸天下,一旦战局不利,还能退回来闭关自守。

而从经济上讲,关中八百里秦川气候温和,农业发展条件好,特别是经过秦朝和西汉的开发建设后,粮食产量高,足以养活较多人口和军队,并支持战争。

唯一的问题就是,因为受到西汉末年战乱的冲击,再加上东汉时期对关中不重视,而且时不时还会受到羌乱的影响,所以关中的人口并不多。

四十多年前天下尚未大乱时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右扶风的人口只有九万,左冯翊的人口为十四万,京兆地区人口稍微多一些,但也只有二十八万,整个关中地区的人口加起来才刚过五十万。

而这还是四十多年前天下尚未大乱时的数据,最近些年,三辅地区几乎连年都发生灾害,不是洪水、地震便是瘟疫、蝗灾,一直都没消停过,人口数量只怕连五十万都不到。

当然,这个数据仅仅是公开统计的数据,肯定还有大量人口没有得到有效统计,比如那些被世家大族占有的人口,显然就不在朝廷的统计数据之中。

/book_84092/30815520.l


状态提示: 第一百四十一章三人志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四十一章三人志向(2/2) 返回《大汉奸臣》目录下一章:第一百四十二章摊事了(快捷键→)

推荐阅读亮剑:让你发展,你带回一个师?水浒话事人回到古代当皇帝我在大唐卖烧烤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大唐腾飞之路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北朝帝业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扼元国潮1980雏鹰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