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闻言,陷入无尽的沉默。
这辆最不起眼的马车,坐着大汤朝堂最有名望的一朝太公,却不是游历周访列国,而是逃命于皇帝刀下,狼狈如此。
想来袁盛肯放他走。
必定是有后手了。
陈同想起妻子童氏最后的模样,那斑白的鬓发如雪,脸上也满是岁月雕刻下的年轮,但那双眼睛却永远赤诚如孩童。
透过那双眼睛,他依稀看见了两人初遇的场景。
当时,他还未参与殿试,只是从饶川进京赶考的千万学子中,最最平凡不过的一位,因着贫穷,只能夜夜借宿。
好在大汤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连年对于赶考的学子,长安百姓是不能吝啬食物和宿房的,透缟┳佑懈鲂∶琶妫用来卖粗布的,而童氏见陈同可怜,便留他住下了。
他年前就从饶川往长安这边赶,所以来得特别早,等到殿考开始的时候,陈同已经在童氏这里住了两个多月。
童氏的哥哥嫂子不满,想要使唤陈同给家里干活,但童氏却给拦了下来,称考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不能分心。
而这两个多月的相处,使得陈同对童氏产生爱慕之心,一个冒雨之夜,陈同再也不想给童氏添麻烦,便准备离开,临走时,他到那童氏的窗户底下,说中了功名一定会回来娶她。
童氏笑着答应了,而后陈同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相濡以沫六十余年。
一个甲子。
这样血浓于水的爱情,这样一心为自己的妻子,以陈同的脾气心性,怎么会轻而易举的割舍,不过是想豪赌一把。
若是两个人都留下,就都会死。
若是他逃出去了,那么袁盛就不会大胆的对童氏下手。
若是没逃出去……
而正他当想着的时候,马车被人拦了下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0789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0789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3章 去哪儿(感谢黛右的月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秦晾晾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