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唐霸皇李恪- 唐朝的官职制度 上(4/5)

文/连老黑
大唐霸皇李恪 | 本章字数:2007  | 大唐霸皇李恪txt下载 | 大唐霸皇李恪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国宝文体时代特战狂狼乱世摄政王满唐华彩谍影:命令与征服神鹰天骄盛世之初贞观小男人三国武将战秦末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霸行三国
宣节副尉正八品下,御武校尉从八品上,御武副尉从八品下,仁勇校尉正九品上,仁勇副尉正九品下,陪戎校尉从九品上,陪戎副尉从九品下。勋官:上柱国,视正二品;柱国,视从二品;上护军,视正三品;护军,视从三品;上轻车都尉,视正四品;轻车都尉,视从四品;上骑都尉,视正五品;骑都尉,视从五品;骁骑尉,视正六品;飞骑尉,视从六品;云骑尉,视正七品;武骑尉,视从七品。8封爵亲王,正一品;郡王、国公,从一品;郡公、县公,从二品;侯,从三品;伯,正四品上;子,正五品上;男,从五品下。还有一个嗣王,是亲王之继承人,和郡王地位差二十四位功臣的爵位分别是:梁国公房玄龄(李世民心腹、左右手)莱国公杜如晦(李世民心腹、左右手)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皇后兄弟、李世民心腹、篡位主谋)郑国公魏徵(中国第一谏臣、窦建德旧部、太子李建成心腹)鄂国公尉迟敬德(中国门神、刘武周旧部、李世民心腹、篡位的主要凶手)河间郡王李孝恭(李世民堂兄、唐高祖时期的元勋)申国公高士廉(长孙皇后的舅舅和养父、唐高祖时期的元勋)卫国公李靖(论战功,初唐第一的军事大师)宋国公萧瑀(梁宣帝之孙、唐高祖时期的元勋)褒国公段志玄(李世民心腹、篡位的主要打手)夔国公刘弘基(唐高祖时期的元勋)蒋国公屈突通(唐高祖时期的元勋)勋国公殷开山(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唐高祖时期的元勋)谯国公柴绍(李世民妹夫、唐高祖时期的元勋)邳国公长孙顺德(唐高祖时期的元勋)鄅国公张亮(李密旧部、李世民心腹)陈国公侯君集(李世民心腹、篡位主谋)邹国公张公谨(王世充旧部、李世民心腹、篡位主谋)卢国公程知节(李密和王世充旧部、李世民心腹、篡位主要打手)永兴县公虞世南(宇化及和窦建德旧部、李世民心腹)邢国公刘政会(唐高祖时期的元勋)莒国公唐俭(唐高祖时期的元勋)英国公李绩(李密旧部、唐初战功仅次于李靖)胡国公秦琼(中国门神、李密和王世充旧部、李世民心腹、篡位主要打手)唐高宗时的两位绝世名将苏定方是邢国公,薛仁贵是平阳郡公再造唐室的两位绝世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分别是汾阳郡王、临淮郡王马政唐太宗大兴马政,破格提拔善于养马的刘武周降将张万岁为太仆少卿,专掌监牧养马达24年之久,监牧养马就达20多万匹,创历史纪录。唐代管理军马的最高机构是太仆寺。负责养马的监牧多设在关内、河东、陇右诸道。唐高宗麟德年间,监牧马匹增至0多万匹,再加上军镇、驿站、闲厩等的马匹,总数量不下于100万。不过,唐高宗将张万岁免职,唐代的马政开始走下坡路。唐玄宗开元初年时,监牧的马匹又只剩下24万,唐玄宗初年复兴马政,取得过一定的效果。不过,安史之乱后,边兵内调,吐蕃入侵陇右道,唐失去重要的陇右监牧。唐五代品阶勋爵制度对于隋唐五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与部门的职官设置及其职能,我们已作了介绍。为了显示各种职官的贵贱尊卑,还有一套与之相辅而行的品、阶、勋、爵制度。一、职事官与散官隋唐的官员可分为职事官与散官两类。所谓职事官,就是指中央机构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二卫以及州县各官。这些官员都有比较明确的职责权限。所谓散官,只是一种表示身份地位的称号,并没有实际的职权。《隋书·百官志下》:“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执事官”就是职事官,又“散官以加武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凡职事官都是有“品”的,隋帝时定九品三十阶,即自一品至九品各分正从,其中自正四品至从九品又各分上下阶。《隋书·百官志下》载,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年),定令:“品自第一至于第九:唯置正从,而除上下阶”。唐初又恢复三十阶。大体,九品又分成三品以上,五品以上及六品以下三个等级,表示着职事官的不同身分。三品以上职事官通常是指中央机构中的台、省、寺、监的首官和六部尚书、诸卫将军以及地方府尹、上州刺史。这一等级的官员一般是由皇帝亲自任命。四品、五品职事官多半是中央各部门的次官、要职(诸如左右丞等)以及其下属各司、局、署一级长官。这一级官员通常是由宰相提名,呈皇帝御批。六品以下算是低级官员,他们的任命只需通过吏、兵二部铨选注拟并过例行的审报手续即可。职事官都是流内官,此外还有流外官,《隋书·百官志下》:又有流外勋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之差。又视流外,亦有视勋品、视二品、视三品、视四品、视五品、视六品、视七品、视八品、视九品之差。极于胥吏矣,皆无上下阶云。这些流外、视流外官都是胥吏杂色者。这些人若过一定时间的考课或有劳绩,可以升入低级的流内官。职事官与散官的名称始于汉代,到隋代才有明确的区分。隋帝时,制定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紫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等为散官,以加武大臣德行卓著之人。六品以下,又有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品级分十六等,为散号将军,授予有功武官。炀帝时,废除四十三散号将军。至唐时才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武散官制度。散官从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共二十九阶,武散官从骠骑大将军至
状态提示: 唐朝的官职制度 上 --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唐朝的官职制度 上(4/5) 返回《大唐霸皇李恪》目录下一页:唐朝的官职制度 上(4/5)(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