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江山国色-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沧海桑田(2/2)

文/幸福来敲门
江山国色 | 本章字数:1191  | 江山国色txt下载 | 江山国色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坏娘子:七夫之祸天下图万事如易校花的透视狂兵一晌贪欢:腹黑总裁二婚妻扑倒吧,少爷樱花下的血刀特战之王魔神乌托邦绝地反击荆楚风雷大航海时代之自由之翼
口满载而归。

周洲闻着这清新的河风,却感受到平日在郡学读书时,截然不同的氛围。平日头悬梁锥刺股读书,埋头于书案,却甚少来到这户外,见见这大千世界。今日令他不由耳目一新。

天下战乱,四方诸侯都思着如何安定领内,恢复大隋大业初年盛世,但是在这里,这刚刚兴起的港口上,周洲却感受一股卯足劲向上的活力。在一年前,这还是一个小渔村。

想当初自己还在郡试的文章中,批驳李重九盐铁贩酒,以及河道之权放给商人,让商人们把持国家命脉,此乃是太阿倒持之祸。商人不置生产,不能添一物,却倒买倒卖获取暴利,此乃是大恶,故而历朝无不抑商,要想争霸天下,还应以农为本,脚踏实地才是。

但现实却给他一个巴掌,看这三岔河口的码头,再想到塞外,听说繁荣无比的怀荒,御夷二镇,皆是由林当锋,周博等幽州商人所建,难道这位与他一般出身寒门的上谷公胸中的志向,不仅仅是要恢复大业旧观,甚至儒生无比推崇的三代之治,他的抱负是要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个念头,只是在周洲的脑海中一扫而过,他随即想到这怎么可能,三代之治是连孔子都推崇的盛世啊,李重九若能达此岂非成了圣人。

周洲与母亲一并上了岸,随便寻了一名路人,问明了郡守府的位置,当下周洲先行前往郡守府。

一路行来,这往昔的小渔村内,到处都是新旧错落的房屋,盐工,船匠,渔民,商人,水军将士,郡县官吏,以及家眷交错住在一起,饶是有五六千人规模,难怪北平郡向幽州刺史府申请,在三岔河口新设一县。

到了郡守府前,周洲不由诧异,这郡守府明明是一处祠堂改建而成的,连涿郡一座县衙门都是不如。

通报后入得门内,门吏却告之周郡守去盐场巡查了,请他稍坐。

等到了快入夜时,周洲担心母亲,正想告辞,这时周博却一副风尘仆仆的回来。周洲打量这位出身商贾的周郡守,但见他其貌不扬,丝毫没有他以往见到的官吏,身上那股带书卷味的儒雅气息。

这位周郡守一身咸鱼味,但却是透着精明强干的味道。对方看了周洲的文书,笑着言道:“又是一位本家,太好了,还是一位茂才公,我北平郡正缺你这样一位读书人。”

周洲自谦言道:“岂敢,岂敢。”

郡守周博笑道:“你还不信,其他官吏,听说要来北平仕官,一个个称病的称病,守孝的守孝,说什么也不去,也就是我们这些市井辈,还有那粗蛮汉们才来的。”

周洲听周博自嘲不由一笑,言道:“周郡守精明干练,不说是市井徒了,就是一般的读书人,也是远远不如。看这三岔河口变化,令在下有沧海桑田之叹。”

周洲这番话可谓发自内心,看着三岔河口这不到一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一向自诩甚高,也认为自己是办不到的。

周博听了周洲这话,笑道:“你这话我是倒是不谦虚了,一年之前,这里不过数百人小渔村,不通交通,连天下易主的消息也不知,而眼下区区一年,你看这里繁华,已是不逊于渤海的盐山县了。”

“你要说将来,我敢拍胸脯和你远远不至,这不仅是我,还是上谷公志向,我们要让天下人刮目相看,你敢不敢和我作一个对赌,三年之后这里又是一个江都。”


状态提示: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沧海桑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一十二章 沧海桑田(2/2) 返回《江山国色》目录下一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罗的请求(快捷键→)

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谍影:命令与征服大明话事人满唐华彩我祖父是朱元璋机战之无限边境我的公公叫康熙我娘子天下第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左舷大唐腾飞之路机战:先驱者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