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江山国色- 第八百零八章 皇权(2/2)

文/幸福来敲门
江山国色 | 本章字数:1149  | 江山国色txt下载 | 江山国色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坏娘子:七夫之祸天下图一晌贪欢:腹黑总裁二婚妻魔神乌托邦樱花下的血刀绝地反击荆楚风雷特战之王大航海时代之自由之翼扑倒吧,少爷嚼颗药,冷静下卫天子
江而走,赵军顺势攻陷九江。

宋金刚占据立林士弘的大本营九江后,当即向李重九告捷,另一面令王雄诞,阚棱追击林士弘。

同时宋金刚令萧铣率大军进驻岭南一带,既防止林士弘南逃,同时炫耀武力,震慑据岭南以南之地的俚人首领冯盎。

现在李重九决定乘着李唐内乱之际,又出兵攻打李唐,这三面出击的态势,着实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但是同时众人也感觉到赵国的实力,以赵国的兵力,今时今日确实有这个资本。

而且李重九还并不需要亲征,只需要坐在大殿中,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即可了。四面都是得力,可以独挡一面的将领可以信任。

李重九坐在殿上,下面群臣俯首,政令一道一道经过众臣的商议后,以圣旨的形式下达。

虽说李重九并非独断专行之人,现在也并非开国之初时,但是李重九一条条政令下达时,赵国的群臣并没有多少质疑,有数的诤臣如魏征,姬川等人已是越来越少在大殿上谏言,就算反对,见李重九坚持后都不敢再劝。

其余世家子弟,大赵老臣,甚至太平宰相温彦博,就更少了。

并非是他们不敢出声,而是李重九眼下功勋太大,自剿平突厥,开创这旷世武功之后。李重九眼下的威望无人可及,一言即出即是金科律例,很少人会质疑。

大臣们总担心,李重九皇权过重,会不会如重蹈当年杨广之覆辙。但事实上,大赵皇权越重,在各方面的战事上却都是无往不利。

从开国之处,一直执行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加上李重九个人威信,在这之下的大赵的皇权无比强大。

在强大皇权之下,无论是崖岸自高,看不起诸门的河北士族,与河北士族地缘不同的河东士族,前朝朝廷旧吏,新晋的寒门官吏,掌握大量商业资源,信息的商阀官吏,甚至与汉人一直不和睦的草原胡族,他们内部的矛盾都被压制下来了。

彼此间相互倾轧降低至最低,而在皇权之下,所有人都是拧成一处,长此以往几年,十几年,二十年新的利益集团就会形成,一套共同遵守的潜规则就会实行。

但在这之前,只有强大皇权之下,才能维系了大赵帝国间各个不同派系。这一点李重九还是比较羡慕李渊,因为他只要处理好关陇集团一方面的关系即可。

政令一条条的颁布,随意的几个字,就可以改变几千,上万人,十几万人一生的命运。

众人都已十习以为常,这个辽阔的大赵帝国,由这大殿主宰着一切。

晚上灯火已燃,官员已是散去了大半,但仍有十几个官吏,在李重九面前禀告事情。

而在殿下中书省的值事官员,随时将一封又一封的战报,从外面送入。殿外再度有排起了队伍,官吏们拿着手中的奏折,等候着接见李重九。

这也是李重九的决定,自大战开始后,他剥夺了中书省票拟的权力,凡事有关于战况的一切消息,事无大小,皆呈至自己面前,亲自批改。

这样之下,中书省官吏的工作量增大了十倍,而李重九工作量也是大为提升,不过工作到现在李重九依旧精神百倍,令人不由不佩服,这位大赵天子充沛的精力,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日理万机,将整个国家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状态提示: 第八百零八章 皇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八百零八章 皇权(2/2) 返回《江山国色》目录下一章:第八百零九章 辽北五郡(快捷键→)

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谍影:命令与征服大明话事人满唐华彩我祖父是朱元璋机战之无限边境我的公公叫康熙我娘子天下第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左舷大唐腾飞之路机战:先驱者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