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越沧海- 129.第129章 乱临楚地(2/2)

文/无财无能言财
越沧海 | 本章字数:1308  | 越沧海txt下载 | 越沧海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女朋友太强怎么办梨园秋明末之草原为王唐人的餐桌疯狂的系统最强特种兵大靖枭雄部落帝国万事如易火爆兵王嫡女猖狂三国之孔明之师
方面的细节,林仁肇不是“经济学家”,自然不知道那么多经济学道理,但是陈述一些已经发生的现象事实还是可以说清楚的。钱惟昱没花多大力气就把来龙去脉理顺了,然后用他自己的经济常识把这件事情解读出来了。

原来,当初楚王马希范死前,楚国从马殷到马希范两代都是通行的铁钱,而十国当中其他诸国——包括南唐——大多用的是铜钱。

或许有人会说,铁钱比铜钱贱价得多,而且容易生锈损耗,外国商人怎么肯用铁钱这种“劣币”呢?所以,当初马殷和马希范时期还有第二招经济刺激政策,那就楚地的“进出口贸易”免征关税、商税。通过这个刺激,抵消了铁钱带来的负面信用,吸引诸国来经商。

同时,因为马楚政府以政府信用对铁钱的价值进行背书担保,虽然铁钱拿出了楚地在别国很难得到承认,但是至少在楚地是可以以正常价格买到货的。这就导致了所有外国商人愿意来楚国挣铁钱、但是又不把铁钱带回国屯着;而是在楚地挣多少就花多少全部花掉,进楚国的货回本国卖。

后世但凡是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知道一点“货币乘数效应”理论的人,都可以体会这种逼人“赚到多少、花光多少,不许储蓄”的经济形态对于市场消费的繁荣有多大的刺激效果。所以在马希范死前,楚国的商业是非常发达的,虽然没有吴越这样的航海贸易,但是其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却一度是十国之冠。

这些盐、茶、酒、布的产出,就是为以拉动内需为主导的铁钱经济体系服务的。

但是南唐灭了楚国之后,楚地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呢?首先,南唐方面宣布铁钱作废;不过考虑到对楚地原本拿了马氏政权铁钱的普通老百姓的安抚,南唐很仁慈地允许以二十钱易一钱的比例,把铁钱兑换成南唐的铜钱之后,合法使用。

南唐这一招,从当时铜铁的金属材料成本来看,倒是算不得什么盘剥百姓——因为当时同等重量的铜本来就是同等重量的铁的几十倍价钱呢。但是问题是这么一来之后,原本所有铁钱都屯在楚地百姓手上,这些铁钱是被马楚政府的政府信用背书加持过购买力的。南唐戳破了这个泡沫,楚地百姓一下子就被剪羊毛剪回了解放前。

当然,如果仅仅是对存量财富的收割也就罢了,毕竟古代“家有存款”的都是有钱人,是少数派,光得罪少数派,天下还乱不起来。但是废除铁钱之后,带来的“国境内外价格双轨制”带来的楚地贸易保护被解除之后,则大大刺伤了整个湖南茶农、桑农……等等一系列广大百姓了。

原本楚国货靠着本国贸易和进出口贸易的“价格双轨制”,让出入超非常平稳,南唐统一了货币之后,因为南唐货物就相当于后世的“发达工业国家”的产品,质量比楚地的高,而楚地百姓商家又失去了打价格战的能力,别人卖货给你之后,揣着轻便的铜钱直接回家囤积了,不在你这里消费,久而久之,楚地就被榨干了。

念及此处,钱惟昱不得不摇头感慨——“世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人力资源的闲置”,说这句话的人,是一千年后一个叫罗瘸子的米国总统,钱惟昱前世是不怎么认同那瘸子的,但是他也知道,这句话说得确实不错。(而且,元首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元首没说出这句话罢了)一旦一个国家有生产力,但是却因为结构性过剩找不到销路,那么这个政府距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你李璟一个货币改革,把楚人都弄得民穷财尽,也难怪灭国四年之后,依然被周行逢振臂一呼,就重新拉起了八州地盘了。


状态提示: 129.第129章 乱临楚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129.第129章 乱临楚地(2/2) 返回《越沧海》目录下一章:130.第130章 天下大势(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红楼之挽天倾藏国我娘子天下第一神话版三国北宋穿越指南我在现代留过学国潮1980唐人的餐桌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雏鹰的荣耀我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