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你一言我一言,晋宣帝却始终沉默着。
一双凌厉的鹰眸微微眯着,让人根本摸不透他此刻心里到底在盘算些什么。
那副将见众人不信,急忙开口,“皇上,微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还请皇上饶太子妃一命......”
不过眨眼的功夫,但见殿外场上的列队的大军也不知道在谁的指挥下,齐齐对着晋宣帝参拜。
“请皇上饶恕太子妃......”
“请皇上饶恕太子妃......”
大军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同样的话语,如同喊着口号一般。
口号一声盖过一声,态度诚恳又坚定,气势恢弘。
不知道何时,平南亲王已经走到了太子的身侧,对着晋宣帝跪地求情,“父皇,众意难违,还请父皇收回成命......”
杜相见状,登时像见了鬼一般,这孩子......这节骨眼儿凑什么热闹......
要说平南亲王秦时可是杜相的亲外甥,杜相同淑贵妃所有的谋划皆是为了他。
可杜相头疼啊,因为这外甥的胳膊肘总是往外拐啊......
“父皇,三日后便是儿臣的大婚之日,还请父皇饶了儿臣那未过门的未婚妻。”秦瑜不为自己求情,只为李若初求情。
求情的声音一波接着一波,晋宣帝的眉心也拧成了麻花状。
直到,高公公忽然凑近,在晋宣帝身边耳语了几句,晋宣帝这才拿定了主意。
“既然众意难违,那此番朕便免了李若初的死罪。”晋宣帝道。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责令三十大板......”
众人闻声,又是一阵唏嘘。
三十大板,一个女儿家挨了三十大板,能不能保住性命还两说。
看来,晋宣帝这回真的是气得不轻。
却见这时,晋宣帝目光扫向李锦,随即话锋一转,“李锦,这三十大板便由你在自家府上执行即可。”
这话一出,众人再次唏嘘。
看来,晋宣帝这回是有意饶恕李若初了。
毕竟,三十大板在府上由李锦执行。
这父亲动手打女儿,谁知道打的轻还是重啊,反正皇上又没说狠狠打。
“谢皇上恩典。”李锦对着皇帝磕了一个头。
“谢父皇收回成命。”太子与平南亲王齐声道。
“众位将士都是有功之臣,都起来吧。”晋宣帝对着殿外的一众将士抬了抬手。
大军齐声道,“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晋宣帝吩咐众人退下之后,又吩咐秦瑜同秦时一道去了御书房。
其余的人,则各回各府。
李锦出了皇宫,一路直往府上奔。
而相府大门口,杨氏早早的得到了下人回报的消息。
是以,这会儿,杨氏率领阖府一众人都齐齐在府门口候着呢。
“是老爷回来了......”但见府上的一名小厮指着前方忽然激动的喊道。
众人齐齐朝小厮指着的方向看过去。
远远的瞧见一行人骑着马朝这方而来,杨氏紧忙拎了裙摆,在向嬷嬷的搀扶下走下阶梯。
对着那渐行渐近的熟悉身影翘首以盼。
待看清来人,杨氏终于红了眼眶。
谁人都知,战场上刀枪不长眼,一个不慎,便能丢了性命。
虽李锦自身有些功夫在身,可到底并没有打仗的经验。
这几个月,杨氏每日里总是战战兢兢的,总担心自家男人在战场上有个什么意外。
李锦为首的一行人终于在府门前止住脚步,李锦翻身下马,杨氏急忙迎了上去。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
杨氏终究还是顾及主母的形象,只在李锦跟前停下脚步,强力忍住内心想要扑上去的冲动。
李锦伸手握住杨氏的双手,声音依旧是素日里的温和,“让夫人担心了。”
众人的视线都落在李锦的身上,独独李若初一人却发现队伍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
待得马车内的人掀了帘子探出了头,李若初才一声惊呼,“高公公。”
李若初这一声可不轻,惹得众人齐齐顺着李若初的方向,看向马车的方向。
高公公还穿着内务府总管服,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还举着一卷明黄的......圣旨?
这时,杨氏也发现了高公公。
杨氏看着高公公,心里猜到高公公是来给自家老爷宣赏的。
是以,笑脸相迎了上去。
短短的一番寒暄过后,李锦同杨氏夫妇二人迎高公公进了府门。
众人便在前院儿跪迎圣旨。
待得高公公宣读了圣旨,府上的一众人等,只差瞪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独李若初一人,面上的神情未曾有多大的变化。
毕竟,能留着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圣旨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对李锦此次前往北境的功劳赏赐。
第二个,便是对李若初的责罚。
三十大板......
最关键的,众人诧异的并非李若初的这三十大板。
实则最令众人震惊的,是李若初消失了这两个月,竟是随军入了北境......
三十大板,由李锦执行,高公公监督。
随着李锦的吩咐,下人搬来了条凳。
李若初也不管众人的诧异的目光,只自觉的对着板凳趴了上去。
待得下人拿了板子,李锦接过之后。
正要执行,却听监督的高公公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63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63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93 一家人想要包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曼蒂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