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拖‘君亦安’的福,她从长安一路行至沧州,期间发生的事情更是不胜枚举,地主家余粮满仓,佃户们只能靠稀粥度日。街上乞儿何止泛泛,她想帮他们,但却无能为力,她能顾他们一次,却不能顾之后的每一次。/p
她发现了这个世界并不是那般美好,有太多像小锦这样的孩子。她本下定决心找到‘君亦安’便向父皇进言革变之法,却不想发生了这后来的许多事。/p
这番话像是触及了曾广源的痛处,他双手扶额,懊悔道:“是老臣的错,是老臣没有及时劝谏陛下。”/p
“这不怪太傅的,事到如今北辰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过去。太傅将一生都献给了北氏,此时正是革新除弊之际,还请太傅为天下百姓重返朝堂!”/p
话都说到这份上,就差哭天喊地抹眼泪了,若太傅再不答应,平乐也只能这样回了安子沐。/p
显然曾广源已经开始动摇了,徐太夫人看着平乐讪笑道:“你这小丫头,怕是没少花功夫吧。”/p
既然安子沐能用她父皇母后当条件,此事断然不会太轻松。不费些心思如何能达到目的?/p
“夫人以为如何?”朝廷的弊端他一直是知晓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铲除,照平乐的说法此时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机会。/p
“这丫头有备而来,你怕是断难拒绝的。我徐氏一门皆是忠烈,求得不过是国泰明安,既是为百姓谋福何顾那在位者是谁?。”/p
有徐太夫人这番话,平乐心里的石头便是落下了大半。此番前来的目的应当达成了,这么大的功劳应该还要找安子沐要些别的赏赐才好。/p
“面来了,吃面吧。”门外徐妈妈已经端了一盆面进来,香气扑鼻。/p
话题被这样硬生生的打断,惹得平乐有些气馁。但又好再追着要答案,只得作罢。/p
这面条经过反复的揉擀变得筋道爽口,汤汁浓郁鲜美,夹杂着翠绿的菜叶。虽是一碗素面却足以与长安最着名的‘香满楼’里的大厨比拟。/p
看着太傅夫妇没什么架子,柳已和小莲二人也吃的毫无顾忌,连面汤都没放过。/p
“下次来了定要再吃上一碗,到时候徐妈妈别嫌麻烦哦。”不出片刻碗中的面已经见底。/p
寒暄许久也不见太傅再提复职之事,便不想再叨扰他们。/p
“今日已经出来许久了,平乐也该回去了。过些时日再来探望二老。”/p
“我送你出去吧。”曾广源也并未挽留,与徐太夫人交涉两句便起身相送。/p
一路交谈甚欢,快出府门时,曾广源突然对平乐问道:“你父皇可还好?”/p
“一切安好,只是鬓上多了些白发。”回想起那日见到的那个背影鼻子有些酸楚。/p
曾广源转过身,不想让平乐看到他的眼泪。喃喃道:“安好就好,安好就好。”/p
他对父皇的感情怕是不会比自己少,在他心里,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把年纪如何经的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p
就在平乐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曾广源回过头对平乐说:“明日我便进宫向陛下要回那份折子。”/p
离开太傅府的三人在街上闲逛,此时已到末时,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平乐并不想这么早回宫,却又无处可去。不禁感慨,偌大的长安竟无落脚之处。/p
“娘娘可是想回酒肆?”小莲见到熟悉的街景便问道。/p
对了,溪源酒肆!虽说只住了数日,却是感到十分舒适,只是不知风岸是否还在那儿。/p
“回去看看吧。”那个温暖的地方。/p
溪源酒肆前布满尘埃,烧饼铺依旧早晨营业,差不多到了巳时便卖完收摊了。裁缝铺的老板还是慵懒的神游着,那泼辣的老板娘若是看到了有要吵闹一番。/p
既然看到风岸并未回来,平乐便不准备再往里去了。反而进了那间裁缝铺,问道:“老板,我的衣服可做好了?”/p
那老板看清来人吓得不轻,立马跪下:“不知贵人前来,小人有失远迎,衣服已经做好了,这就给您拿来。”/p
怕是那日安子沐来找她时的阵仗将他吓得不轻,到今日还这般模样。/p
“娘娘何时做的衣服,小莲怎么不知道?”小莲悄悄地问道。/p
“就是进宫那日,我见喜子和小锦的衣裳有些旧了,便来替他们做了几身。那日安子沐来的急,连尺码都没量,拿回去不知穿不穿的了。”/p
从内堂出来的老板听见了最后一句,连忙解释道:“穿得,穿得。这俩孩子我见过几次,一定能穿得。”/p
“那便辛苦老板了,不知贵夫人今日怎么不在铺中?”平乐不过是顺嘴问了句,却不想那老板脸色骤变。/p
末了说了句:“跟人跑了。”/p
“是我唐突了。”让柳乙将衣服拿上后便离开了。/p
夫妻本是同林鸟,万般恩爱抵不上柴米油盐。/p
她这辈子从未体会过为钱忧愁的痛苦,自然无法评判孰是孰非。/p
但却是羡慕曾太傅与徐太夫人的,两人同富裕共患难,这般年纪依然能保持初心着实难得。/p
“柳乙,在街上买些米送到太傅府中,就说是抵了今日的面。”/p
柳乙领命道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142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142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62章 太傅还朝)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浮生尊前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