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知道了,”纭姝道,“我记得,好像汉家的典籍里也有类似的话,叫做……叫做……”
她抬起头,使劲地想着。
“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玄奘道。
“对,对!”纭姝高兴地说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回头就可以这么跟父亲说?”
玄奘笑着点头。
“太好了!我真得谢谢法师。”纭姝刚说了这么一句,脸色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可是,”她轻轻说道,“如果,如果……我爱上了一个人,但又明明知道,他不爱我,也不能爱我……我该怎么办呢?”
玄奘心中暗暗叹息,口中却说:“公主如此聪明,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纭姝略带几分哀怨地看了玄奘一眼,月光下,那线条刚毅却不失柔和的脸微微泛光,显得超然而静谧。
她不禁低下头轻叹一声,换了个话题:“法师为什么一定要去天竺呢?”
玄奘没有说话,只是抬头望着空中的明月。
“我知道,”纭姝声音很轻,似乎在自说自话,“法师是想去寻找佛法的真谛,可是,法师现在的佛法已经这么精湛了,又何必……”
“宇宙人生的真谛就像这轮明月,”玄奘突然指着那个月亮说道,“佛所说法便如我这根指月的手指。”
“手指?”纭姝的眼睛瞪了起来。
“正是,”玄奘点头道,“众生因不明真谛,佛便以佛法指之,但众生愚痴,误以为这根手指就是月亮。”
纭姝不禁笑了起来:“天下哪有这般痴的人?”
“公主以为众生不痴吗?不痴就不是众生了,”玄奘叹道,“更为可悲的是,有些众生不仅‘以指为月’,甚至那个指,也未必是指月的那一根,说不定指的是星星、草木、石头甚至粪便。”
纭姝有点懂了,她惊讶地看着玄奘:“那么法师西去取经,难道就是为了去找寻一根手指吗?”
“正是,”玄奘正色道,“玄奘自觉慧根浅薄,如无佛陀指引,便不知月在何方。中土众经莫衷一是,因此玄奘非去婆罗门国找寻到这根手指不可。”
“可是,”纭姝还是有些不理解,“月亮不就在天上吗?法师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又何必要人去指?”
玄奘淡然一笑,道:“公主是个有慧根的人,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这轮明月。但是玄奘却不能。”
说完这话,他便转过身,施施然走了开去,只留下纭姝一人,鄂然地看着他的背影,又看看天上的月亮,一时竟想不出他是什么意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3363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3363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七章 标月之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昌如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