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带小国甚多,星星点点地点缀在高原之上。玄奘跟随缚喝国的使臣,一路经过缚伽浪国、纥露悉泯健国、忽懔国,皆是方圆不过五六里的城邦小国。这些国家都信奉佛法,因此他们晚上都借宿在当地的寺院里。
这样过了七天后,车队南下渡过阿姆河,阿赫伊告诉他,现在已经进入缚喝罗国地界了。
“小王舍城果然名不虚传,”望着道路两旁越来越多的村庄和环抱村庄的肥沃丰润的农田,玄奘不禁深深感叹道,“郊郭显畅,川野腴润。这是贫僧自西行以来,所见过的最富庶的国家了,当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听了这话,阿赫伊极为得意:“法师真是好眼力!我们缚喝罗国,自古以来就很有名,不光土地肥沃,百姓富足,而且佛法昌盛,寺宇繁多,光是王城一地,就有伽蓝一百多所,僧众三千多人,城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您要是到了那里,定会更加赞叹!”
“阿弥陀佛。”玄奘合掌称诵,他相信阿赫伊没有吹牛,这一路之上,所见城邑内外僧侣众多,寺塔林立,且塔顶多饰黄金,太阳一照,光耀夺目。单此一项,便足以说明此国佛法之盛了。
“玄奘可以进寺参拜吗?”他提出了一个请求。
“法师不急,”阿赫伊忙说道,“要参礼圣迹,还是去王城西南的纳缚僧伽蓝吧,那可是我们国内最著名的寺院,当年由先王修筑,在大雪山以北的地区,只有在这座寺庙里,为阐扬佛义而撰述经论的各位大师的事业才一直代代相传,不见衰败。特别是寺中三宝,都是极为罕见的圣物。”
“哦?”玄奘心中好奇,“是哪三宝?”
“到时候法师就知道了,”阿赫伊居然卖起了关子,“弟子敢说,法师去了那里,定会觉得不虚此行的!”
所谓“客随主便”,玄奘听他这么说,自然也不再多问。
一行人接近王城,却见城外不远处还有两座小城,一座在西北方向,一座在北部。每座城中隐隐露出一个塔的尖顶。
阿赫伊告诉玄奘,这两座小城一个名提谓城,一个是波利城,皆是属于国都的附城,别看城小,却也有佛迹可寻。
“法师您看到的那两座佛塔都是有典故的,虽然都只有三丈高,却是最早的佛塔。”
玄奘很是惊讶:“最早的?”嫂索行者玄奘
阿赫伊点头道:“相传当年佛陀成道后,从菩提树起身前往鹿野苑的途中,有两个商人,一个叫提谓,一个叫波利,见到了佛陀的威仪神采,便一路追随着他,为他献上炒面蜂蜜。佛陀便为他们演说天人之福,于是这两个商人便幸运地成为了最早听到五戒十善之说的人。
“两个商人请求佛陀赐予佛物以便日后供养。于是佛陀就把自己身上的僧伽胝袈裟脱下,叠成四方形平铺在地上,接着又脱下上衣郁多罗僧,同样叠好铺在袈裟的上面,又脱下掩腋衣覆膊次僧却崎,铺在上衣的上面。随后又在三衣上倒覆食钵,竖立锡杖,依照这样的次序放置上述物品,就成了一座宝塔。
“佛陀又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授予他们,教给他们礼敬的仪轨。二人受命,各自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依照佛陀的教导修建高层建筑,用来存放佛陀的圣物,这就是最初的佛塔。”
说话间,马车已经驶入王城。这座城市方圆达到二十多里,果然是城廓宏大,建筑坚固,市况繁盛,人群如穿梭般来来往往。
街市上有许多卖花之人,这里的花卉之多难以列举,玄奘也顺手买了一捧,准备到纳缚伽蓝去做敬献。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凄厉的声音突然传来:“有强盗啊!大人!你要替我们做主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3363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3363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九章 前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昌如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