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行者玄奘- 第十九章 师徒分手(3/3)

文/昌如
行者玄奘 | 本章字数:1328  | 行者玄奘txt下载 | 行者玄奘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黄昏的第一章老婆爱逃家:带上儿子去抢亲变身霸道猫女总裁星夜咏叹天霸医锦还乡[综]我们和离吧仙木传奇如何光荣地炮灰我的美女班主任宠妻无度:陆少,啵一个!权少猎宠-小妻很凶猛
。换言之,如果是出于无心而误杀生命,并不能构成完全的杀业。是这样吧?”

“是的,”玄奘点头道,“没有人能够做到绝对的不杀生。”

“可是耆那教却不这么认为,”那婆罗门道,“他们认为,业力的构成,完全是一种‘如是因生如是果’的必然现象。你做了何种业,就必须受何种报,不管你的动机是善、是恶还是无意的,都必须受其果报。无意杀生也是杀业,必须受到种种杀业之报。”

“原来如此,”玄奘点头道,“这种慈悲心倒也可敬,只是他们如何做到绝对的不杀呢?”

“一方面是苦行,绝对严格的苦行!”婆罗门道,“他们认为,要彻底消灭痛苦,就必须彻底消灭业力。如果以种种苦行来折磨自己,就能补偿往昔业力的亏欠,从而消灭往业。然后不再继续去作新的业,这样就不会受到未来的果报。所以,一位虔诚的耆那教徒会完全遵奉不杀的原则,也不在黑暗处吃东西,因为那样会无意中把一只昆虫吞下去,造成它的死亡;很多人会用布盖住鼻子,防止小虫吸入鼻孔。”

“那么走路呢?”玄奘问,“印度的昆虫如此之多,他们如何保证不会无意中踩死一只呢?”

“确实无法保证,”婆罗门道,“所以他们才要一直用苦行来折磨自己,以便及时地把业消掉。还有,一个富裕的耆那教徒会在走路时雇一个人在他的前面扫路,这样他就不会无意中把一只虫子给踩死了。”

玄奘目瞪口呆:“但是这样的话,恶业岂不是要由他雇的那个人来承担?”

“这我就不知道了,”婆罗门道,“或许他们觉得,这无所谓吧。”

玄奘摇了摇头,这种非故意杀也必遭杀报的见解,实在是不可理喻,最终造成的结果似乎也不那么仁慈,难怪为佛典所破斥。

佛教也说苦,但佛陀却从人们的现实遭遇出发,教给人们如何摆脱现实苦难的方法。以动机的善恶来决定业力构成,不拘泥于外表的作业行为,而是教化人们由内心去向善。

有这样一个故事:盲尊者迦丘帕喇夜间经行的时候,无意中踩死了一些昆虫。第二天一早,精舍的其他比丘前去找他时,发现了这些昆虫的尸体,他们认为尊者犯了戒,就向佛陀报告了这件事。

佛陀问他们:“你们有没有亲眼看到尊者踩死这些昆虫?”[

比丘们说:“没有。”

佛陀说:“正如你们没有亲眼看到他杀生,他也看不见这些昆虫。再说,身为阿罗汉,他没有杀生的念头,所以他并没有犯戒。”

显然,在佛陀的观念里,心是所有善恶状态和作为的先导,是实行和衡量所有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自从进入北印度,玄奘见到了很多耆那教徒,绝大多数都是“天衣派”的裸行者。但他心里明白,这里面的很多人其实都出身贵族,为了信仰而出家苦修。

很多耆那教徒从事占卜之事,这样可以获得一些稳定的食物来源。更多的人依靠乞食为生,其中包括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罗笈多——为了忏悔早年的杀业,他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频头娑罗,然后便来到一个山洞里默默地修行。他一直忍受着贫穷和孤独,直到最后死去。

同佛教相比,耆那教是一种更思辨化、更绝对化、更强调苦行的宗教,它对人的要求更高、更小众。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苛刻的教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这必然使它远离大众。但是,这少数的信众又是如此的坚定,以至于谁都不能消灭它。

另外,玄奘还注意到,耆那教虽然在教义上与佛教相似,但它的寺庙建筑风格却又接近于婆罗门教,并且对婆罗门教的神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包容,这又使它更容易获得婆罗门教徒的好感。


状态提示: 第十九章 师徒分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九章 师徒分手(3/3) 返回《行者玄奘》目录下一章:第二十章 神判(快捷键→)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战神狂飙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DC新氪星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带着系统混兽世精灵,可我是个培育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