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明月长歌- 第六十六章 大势所乱(2/2)

文/大卤蛋
明月长歌 | 本章字数:1196  | 明月长歌txt下载 | 明月长歌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医统江山文娱之小演员的日常战狼兵王踏仙斩神万事如易腹黑佣兵王妃回到大唐做太监三国之孔明之师明代县令我的三国学院一世唐人医路通天
一带更是重灾区。

自南宋以来,江浙一带发展之迅,便隐隐有了赶超北方之势;直到洪武年间,秦淮河以南更是欣欣向荣。如今倭寇侵入,这才发现南方这一片富庶之地,竟然不在南京之下,个个更是眼红,沿岸的烧杀抢掠,几个大倭寇不甘示弱,隐隐有攻城掠地之势头。

这一日,王国祯尚在屋间批改公文,案上两叠厚厚的卷宗,此间有上至兵部的承鉴,下有各府衙的批示。他一一细读,满篇均是不离倭寇二字,他越发感到烦躁,忽的眼前一亮,紧握信角的手掌高兴的发颤,正是一封浙江巡抚胡宗宪的信函!

他此时不由喜上眉梢,按信上所说,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即日南下,任浙江总兵官,俞大猷调任广东总兵官,率军入驻海丰。他为官数年,早对二人英勇有所耳闻,若是俞家军能驻守广东,那倭寇之流便不足为患。

自嘉靖三十三年南京之役后,戚继光,俞大猷二人的名气更是响彻九州,不少沿岸假倭闻风丧胆,他们之所以不惜转移阵地,南下犯事,只因为了避其二人锋芒。

他此时正是喜不自禁,抬手继续翻阅卷宗。不出片刻,他却是双目生惑,脸色发青,先前的兴奋早已没了踪影。

据下辖江门上奏,听说这些时日皂幕山平白无故地多了些奇人异士,拉帮结派,目的不明,有恐是刁民有心落草,勾结倭寇。

若说倭寇之乱,这自己管辖境内若是出了绿林好汉,兴起兵乱,那就是满门抄斩的罪名。

想到这里,他边坐不住了,忙唤过平日深得其信任的七八名师爷先生来商议对策。但因此事事发突然,是以任这些先生多么聪明,也都是摸不着头脑。王国祯派出人去打探,又过了两日,这才收到回信,信上只说这些人数量不多,大致在一百多人左右,除此之外仍是一无所知。

又过了两三日,信上忽说这伙人突然进了皂幕群山。王国祯大吃一惊,这群人莫非真是要落草,他继续叫人守住山口,又过了几日,回信称自从进山之后,这伙人便再也没有出来过。王国祯心中稍定,若是落草为寇,那理应下山作恶才是,但这伙人进山数日毫无动静,想来并非落草,不过转念一想,他心中又是起伏不定,莫非是民间相传的搬山道人?

如此兴师动众的盗墓,绝然不能发生在自己所辖境内。他下令增派人手,继续守住皂幕山口,这一晃眼又是数日,那伙人却似消失了一般,竟然从未出现过了。

王国祯心中生虑,但是他也知道那皂幕群山毫无人烟,又有野兽出没,寻常人进去绝无生还可能,就算是山间老猎人也不会轻易入山捕猎。

至此,他心念又是一转:莫非那伙人是修道之士不成?如今嘉靖皇帝崇迷道教,若真的是修道之人,那自己此时隐瞒不报,来日走漏风声,岂不是要落了个欺君之罪?

他邀来广东各方才俊商议,决议此事必要禀告圣上。他立即修书一封,令人快马加鞭,直送仪鸾司,然后整装待发,准备进京面圣。

果然,此事不仅得到了仪鸾司锦衣卫重视,就连掌印太监曹吕方也被惊动了,七八天时间,上面便有人传话:着王国祯入京面圣。

(很多人对这一章表示看不懂,如果你看懂了最后一段,那就表示你很聪明了。至于为什么不写的简单点,唉,只可惜我不能写的再明白了。)


状态提示: 第六十六章 大势所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六十六章 大势所乱(2/2) 返回《明月长歌》目录下一章:第六十七章 缁尘京国(快捷键→)

推荐阅读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抗战之烽火燃血军工科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水浒话事人帝国第一驸马戎唐大国军舰我的谍战岁月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