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混在大明当皇帝- 第一百零九章 县学、府学、国学(2/2)

文/钟忘川
混在大明当皇帝 | 本章字数:1345  | 混在大明当皇帝txt下载 | 混在大明当皇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演医秦汉之建国路佣兵大纨绔德之路莫倾江山光熹帝国南宋1276伙夫英雄抗日之超级壮丁坏娘子:七夫之祸烈鹰兵王最强掌柜
期四年的高等教育,四年期满参加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获颁发高等毕业证书,并且拥有参加会试的机会,同时将科举的时间由三年一次改为一年开考一次,这样一来岂不是所有人拥有均等参加科举的机会了?”

当二人听完皇帝这话,也是为皇帝的想法给震住了,也不知皇帝是怎么想出这些东西来的来的。王鏊却是觉得有些不妥,“陛下,若是从国子监毕业便可获得参加会试的机会,那童试与乡试岂不是无举行的必要了?这是否有些过了?”

在明朝能够参加乡试的,必须是监生或则是科举生员。这两者皆是都出自府、州、县学,前者乃是从中入选国子监被称为监生。后者则是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而显然成为为这两者拥有参加乡试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成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而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才能够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

而现在皇帝竟然将国子监中监生的身份给拔高了,从原本只能够参加乡试变成了直接参加会试,那童试、乡试还有举行的必要吗?只要参加中考、、高考如国子监学习四年毕业并可以轻松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也难怪王鏊会对此提出异议了。

“爱卿说的有理,所以朕决定今后将童试改为中考,乡试改为高考,如此一来岂不是正好合适?”郑德倒是笑着打蛇上棍的说了一句。

“陛下,这是国本岂可轻易动摇?”王鏊还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郑德却是眉头微挑,一脸不善地道,“朕只是放宽了县学的入学条件以及年龄,只要我大明百姓年满六岁者皆可入学求学,这算是动摇国本吗?”

王鏊默然无言,毕竟按照皇帝这种谁都可以入县学求学的做法,明显是一件对大明江山社稷颇为有益的一件事情,若这都能够动摇国本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可科举制度毕竟是祖制啊?

王鏊一时纠结不已,最后忍不住看向了一旁陷入沉思之中的王璟,隐隐有求助之意。后者似乎感应到了前者的目光,抬起头与其对视一眼,对于二人的对话他自然也是听到了,沉吟着道,“陛下,为何童试、乡试、国子监毕业考试之后要颁发初等、中等以及高等毕业证书?”

“其实朕推行九年县学制度,不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们最后参加科考。只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九年的教育,能够知书达理,识文断字,好在今后的社会之上立足。同理四年的府学中等教育以及四年国子监高等教育的目的皆是如此,不过他们接受的是比县学这种基础教育更高一等的教育,目的也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识文断字,而是掌握更高一层的生存技能,好在今后的社会之上立足。总之一句话,朕对于大明学校进行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这些学生最后参加科举奔向仕途,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能够在今后更好的养家糊口生存下去。”

当郑德话说出口之后,王璟与王鏊两人尽皆默然,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他们也没有想到皇帝想的尽然是如此深远,目的也是如此朴素却又透漏着一丝伟大。也让他们感到了自己的目光狭窄,尽然连一个在深宫之中长大的少年都不如,颇觉得有些惭愧。

不过当他们看到坐在一旁的王廷相,又尽皆释然,想必这些肯定是皇帝身边的这位宠臣告诉皇上的吧!

当然若是王廷相知道二人此刻内心的想法,肯定会觉得自己又是无缘无故躺枪了。


状态提示: 第一百零九章 县学、府学、国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零九章 县学、府学、国学(2/2) 返回《混在大明当皇帝》目录下一章:第一百一十章 王廷相改革(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机战之无限边境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左舷大明烟火大唐腾飞之路北宋穿越指南我的谍战岁月红楼之挽天倾汉世祖我的公公叫康熙大唐之最强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