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耳的性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有时在公交车上站着都能睡着,住宿对他来说毫无压力,而且这也合了秋爸的意,他看到说明书,呵呵一笑说:“好,住宿好,这样我们就不用每天伺候你吃喝了,正好也能锻炼锻炼你,让你知道父母养你多不容易。”
秋爸对秋耳的话语不多,在秋耳的印象里他好像说的最多的就是这类的话,但秋耳一直不明白有些事情怎么就让他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秋爸说完,秋妈白了他一眼说:“有你这么教育孩子的吗,好像他是多大累赘似的。”
秋妈刚说完,话锋一转说:“住宿也好,我们平时忙,有时给你做饭都来不及,住宿你可以在学校吃饭,我们就不用管了。”
秋耳一听,这说的和老爸不是一个意思吗,都嫌他是个累赘。
好实在的爸妈!
不过,当爸的和做妈的还是有区别的,秋爸知道儿子要住宿后,说了一句就完事了,秋妈说完以后,当天晚上就开始准备入学的东西。
被褥她打算去学校买,脸盆、饭缸等日常生活用品,他们批发店有的是,到时候拿过去就行,还有就是衣服,秋耳初中的时候夏天就两身运动衣,暑假就是大裤衩和短袖。马上高中了,孩子大了,秋妈打算买两身休闲的,再一个,初中的运动衣也旧了,都换了他,再买几件运动衣,男孩衣服脏的快,到了学校洗衣服不方便,衣服多了好换洗。
想好后,秋妈从楼上跑到仓库,就把脸盆、饭缸、洗漱用品、衣架、内衣内裤袜子等东西找出来,拿到了楼上,那意思好像第二天秋耳就要上学去了。
脸盆拿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大的洗衣服用,小的洗脸用,秋耳当初在学校就没洗过衣服,两个脸盆后来也不知去那了。饭缸拿的是不锈钢的,洗漱用品拿了一全套,衣架拿了两把,内裤袜子没数,因为这样,秋耳当初在高中的时候内裤袜子都是一次性的,穿的味道特浓后,直接扔掉。
除了秋耳住宿的事是个意外(以前一直打算让秋耳走读了),还有一个事这几天在秋家讨论的比较多,那就是买房的事,这时房地产刚刚兴起,还不红火,襄州市里新盖小区没几个,最大的两个在桥西西北角,和秋爸一起进货的几个人有的买了,有的在观望,有功夫就来秋家说这个事。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杨叔又过来了,过去的两天每天这个点他都会来,一来就说房子的事,今天一进屋就说:“老秋,今天去桥西送货去了,老张头说他也买了一套,他还说再不买房价肯定要涨,就是现在不涨,以后也得涨,还说这是趋势。”
秋耳听完,心说:“老张头还真是神机妙算!”
秋妈在桥东待了半辈子(秋家批发店在桥东),又住惯了现在的三层楼,对买房子没多大兴趣,就说:“我总感觉桥西偏,而且还是西北角,荒郊野岭的,住进去也觉得瘆得慌,那有我们这的三层楼好。”
秋妈说的也有道理,这时桥西就是比桥东落后,而且新开发的楼盘位置都很偏,但也因为桥西没大面积开发,规划起来容易,新世纪以后,襄州市大力开发桥西,十几年后,也就是秋耳回来的时候,桥西的建设远远超过桥东,秋妈说偏的几个楼盘也成了黄金位置。
秋爸平时话语不多,对家里的大事一般是听从老婆的,不是他窝囊,而是媳妇精明能干,他没什么要说的,只负责采购好货物就行了。
秋耳知道现在买房是最合适的,就拿老妈他们讨论的这个楼盘来说,他回来时房价已经比现在涨了四倍,现在1500左右,他回来时都6000多了,他劝老妈说:“妈,管他偏不偏呢,咱们先贷款买一套,装修好后租出去,那房租就够还贷款的了,最后房价怎么也得比首付高吧。”
秋耳又想了想说:“不行,买两套吧,买对门的,我结婚后,我一套,你和爸一套,这样照顾你们也方便。”
秋耳这话一说,秋妈感动的眼圈红了。儿子太懂事了,还没成年,就想着孝敬他们的事。
感动归感动,秋妈很开明的,她可没想因为他们把儿子拴住,就说:“耳朵,你也想的太远了,你大学毕业后不一定落哪儿呢?出国都有可能,到时候,只要你有本事,爱去那儿就去那儿,我和你爸可不拦着你。”
秋耳看妈动心了,他必须劝他妈把房买了,就撒娇加煽情的说:“妈,你和爸就我这一个儿子,等你们老了,我那也不去,就守着你们,在那儿工作不都是为了挣钱吗?再说,买了房子,以后我要是真的去了别的地方,咱们可以把房子卖了,再去那儿买两套,还买对门的。”
两套房子首付也就十万块钱,秋耳家这几年生意不错,早攒够几十万了,秋妈想了想说:“那要不去看看,你说呢,老秋?”
秋爸虽半天没说话了,但儿子说的一番话让他很感动,他回应老婆说:“明天你和耳朵去看看,我在家看店就行了。老杨,你去不?”
杨叔是个拿不定主意的人,虽说他在犹豫买不买,但更倾向于买,需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089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089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5.第五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寒心赤冰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