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事人蒋委员长,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评价是:“汉卿糊涂!”仅此四字而矣,却道尽蒋氏,对这位拜把子兄弟的复杂心情,似惋惜,似恨铁不成钢,似长兄对不懂事的幼弟的责备,正所谓,一切尽在一言中。
民国名人胡适的评价是:“中国形成一个领袖不容易,如果蒋中正出现不幸,中国将倒退二十年,”并明确定性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是“国家民族之罪人”,“没有西安事变,国民政府很快就可以消灭了,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而一些熟知蒋委员长的人评价,蒋委员长对日态度并非姑息求和,实在是中日国力悬殊的缘故,而蒋介石首先想做的事情,是消灭国民政府和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统一长城以南的中国地区,而后,倾举国之力,与日本人周旋。
抗战固然非打不可,可是它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号开打,却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后果,并且不排除在中国民族统一战线没有迅速形成的情况下,日军没有感受到切实的威胁,不侵略中原地区,转而直接北上苏联的可能性。
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西安事变确实发生了,确实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千秋功罪,只能任由后人评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731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731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七章 西安事变之结局(2))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南海里的鱼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