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帝国的黎明- 第208章 呼天哭昭王(1)(2/2)

文/鼓元吉
帝国的黎明 | 本章字数:1073  | 帝国的黎明txt下载 | 帝国的黎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乱世英雄乱世国宝文体时代特战狂狼霸行三国北朝汉月红色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清末文抄公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西周天子三国武将战秦末
几封信是分别写给理学社在各地分社的社首,邓素、吴子龙、曹良史、苏文郁等人。“权臣之势已至矣极矣,所谓物极必反,待破旧立新之时,放眼朝野之中,舍学社而无人。是故此时不惜隐忍以待将来。”每一封都只有寥寥数语,却暗示着易储已不可挽回,这段时间再不要强行反对废长立幼之事,否则朝廷纵容理学社发展的局面可能因此丧失。而不管哪位皇子继位,为了制衡权臣之势,都必然要借重士林的力量。写完之后,陈东眼神微黯,叹了口气,他已经不是那个意气用事的少年士子了,在本心来说,他毫无疑问的是支持太子继位的,但形势格禁。“国士所谓忠义者,非为一家一姓之私利,更重要的是国家社稷,是天下苍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何况东宫。”陈东放下狼毫笔,一一给这几封信打上了蜂蜡,理社放弃了支持太子的立场。

最后一封才是写给赵元直的。数年下来,天下人都知道理学社的社首乃是漳州陈少阳,而赵元直俨然与世隔绝的隐士,只不时有文章传世,声名竟也不在其下。有许多以隐逸自居的地方士绅并不卖理社的帐,认为他们太浮躁事功,提起元直先生来,却一副对世外高人的敬仰神色。陈东很好奇,如果他们知道赵行德成天都在舞刀弄箭,在异域他乡的战阵拼杀,不知作何感想。

他提笔下来,却是和赵行德商量一件事。赵行德偶发过一种士人推举丞相、州郡等高官,虚君实相,以举世贤达共治天下的宏论。陈东打算将之编纂刊行出去。各地理社的士人已经数以千计,虽然在各地都声势大振。这些士人当中,大部分可能终身都做不了官,如果按照赵行德的设计,这些士人不但能参与治理地方,而且也能推举重要的朝廷命官,使朝政不被少数昏君奸臣所把持,还能弹劾罢免误国残民之徒。

李师师在旁边脸现忧色,柔声道:“朝廷还是不肯为赵先生昭雪吗?”对这个当年以好几首绝妙好词为她解困的人,她一直是心怀感激的。

“嗯,”陈东微微点了点头:“我朝历来最重隐逸之士,赵元直养望许久不出,名声已太大了,一旦昭雪,朝廷上的权奸怕他声势更胜。”他脸上闪过一丝惋惜之意,这案子乃官家亲口定下的御案,假若今上忽然驾崩,仅仅出于孝道,新皇继位也很难启用赵行德了。赵行德也将就任校尉,进入护国府等事都毫不避忌地通知了陈东。

“元直在夏国的官位越来越高,将来我们不会互为敌国吧?”陈东淡淡一笑,随手将信笺封好。战国时苏秦张仪同出于鬼谷门下,苏秦挂关东六国相印,张仪则相秦,天下从此多事。“若是那样,只怕赵元直的真正下落,我就要为他一直隐瞒下去了。”

两个月后,这信函才送到敦煌,李若雪将陈东的来信束成一扎放在家书中。这封信通过道路曹往前沿邮寄送到赵行德手中,已是他历经跋涉,抵达辽东的三个月之后了。


状态提示: 第208章 呼天哭昭王(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208章 呼天哭昭王(1)(2/2) 返回《帝国的黎明》目录下一章:第209章 呼天哭昭王(2)(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