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霍莘解案- 第九章 洪山古庙2(2/2)

文/老剑
霍莘解案 | 本章字数:1332  | 霍莘解案txt下载 | 霍莘解案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沉沦的妈妈柳淑云我的天尊妈妈(全)闪婚之老公还是原配好淫悦二次元玉麟传奇人脑黑客非凡人生(娇艳人生)全妻子的心牢(第一人称版)淫墮乳牛此去经年,爱如烟雨清茗学院同人(刹那雪)老婆被别人爆操 我却心潮澎湃
傅不收留我,我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

“哦?那场火……是怎么回事?”

高上轻轻地叹了口气:“不知道,我不清楚,晚上睡着睡着就被火烤醒了,等我爬出来,屋子就垮了。”

“全家……都没啦?”

高上“嗯”了一声,再没后话。我侧头看去,只见他眼睛盯着前方的道路,脸上平静得如同刚刚睡醒的婴儿。

见到高上这样的神情,我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一时车厢内显得有些沉闷。

坐在后座的小周开口了:“不说这些伤心的事了。高上,跟我们讲讲那里有哪些好玩的,有哪些有意思的典故吧。”

“典故啊?那里的典故有很多的……你们知道那条河为什么叫捞刀河吗?”

“我知道啊,是三国的时候,关羽攻打长沙时把大刀掉进了河里,周仓潜水帮他捞起来的,据说还一口气逆行追了七里才把刀捞起来的呢。后来,人们就把那条河称作捞刀河了。”

“嗯,那你们知道之前那里叫什么河吗?”

“……不知道。”

“关公的这个典故估计后人杜撰的成分更多——刀剑是古代战将的命根子,哪有可能随随便便就掉进河里的道理。还有一个事情可以佐证——以前啊,那条河叫涝塘河。明代的时候,有位诗人写了首诗,叫《涝塘烟树》,诗是这样写的:‘涝塘树色晓苍苍,尘土安驰正渺茫。十里通衢烟花杂,一弯流水菱河香。穿森啼鸟声声巧,竟渡行人日日忙。遐想不如抛俗果,绿荫深入醉壶觞。’你们想啊,如果东汉末期,因关羽掉了把大刀,这条河就取名为捞刀河,那么,到了明代怎么还有诗人称她为涝塘呢?”

“嗨!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道理。”关羽不小心大刀掉河里,周仓潜水捞大刀,所以有了捞刀河的名称的故事,几乎每个长沙人都知道,但好像从来没听到有人提出过质疑。

“我在那里呆了一些年头,对那附近的民俗风情有些了解。其实吧,传说中的故事,大多都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是想借名人的名号提高一下地方的声誉而已。涝塘河之所以现在被称为捞刀河,是有另外的原因的。”

高上侃侃而谈:“元代时,很多北方人因逃避蒙古铁骑,迁徙来到南方,有一些以打铁为生的匠人在涝塘河落了户,重操旧业。后来蒙古人占领了南方之后,为防止汉人造反,禁止匠人私造刀具,还经常派兵四处巡查,一旦发现有人私自制造刀具,立即就会被判以重刑。其中一名住在河边的工匠,为逃避官兵的突击搜查,只好将打造好的刀具从窗口沉入河中,等官兵离开后再打捞起来。

“结果,人们发现他这批在河水中浸泡过的刀具更加锋利也更加耐用,于是其他匠人也开始纷纷效仿他的做法。从明代开始,就形成了以涝塘河区域为中心的家用刀剪制造行业,而这一传统制造手艺也由工匠们代代流传了下来。

“因为制造刀剪多了浸入河水中再捞起这道工序,而且,‘涝塘河’与‘捞刀河’又谐音,明代以后,清朝开始,慢慢地,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为捞刀河了。不过,因为关公的名头更响亮,所以后人大多喜欢流传关公的传说而很少有人提起工匠的故事。现在啊,‘捞刀河’刀剪,与北京的‘王麻子’,杭州的‘张小泉’齐名,是国内著名的三大刀剪品牌之一。”

“嗬!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是啊,很多真相都被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以讹传讹,代代相传,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事情的原貌是什么样子了。”

“快到了!”车子从宽大的柏油马路驶进一条双车道的水泥公路,一座树木葱茏青翠幽深的山头横卧在眼前,远处弯道尽头,只见那金色琉璃的飞檐隐隐地立在树影之中。


状态提示: 第九章 洪山古庙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九章 洪山古庙2(2/2) 返回《霍莘解案》目录下一章:第九章 洪山古庙3(快捷键→)

推荐阅读人间罪恶假太监:女帝看破后,我天天被重用假千金算命火遍全网,家人哭惨了蛇骨阴香星能玩家请勿遵守规则规则怪谈:嘘!他不是人上嫁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激荡年代,我为祖国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