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不再多言,保个人还是没问题的,她召来人让召集些有子嗣的农人,然后吩咐沈三问,“准备下,待会就开始吧。”
本来演讲之事,欧阳林等人还差些火候,不过现在世家先一步出招,他只能接着,提前一步将这个计划放出来。
“之前国内有巡游的官吏,核查各地办案,严惩贪官污吏,臣要做的,也是命令这三个人巡游天下,不过主要的是变成了演讲,跟戏班子差不多,到哪里,就说上一段。
内容也由玩乐性质变成了鼓舞人上进劝学之语,臣还潜心研究过内里的门道,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农人参学的积极性。
等这些人都识字之后,还有文部的小说,各种上进成才的故事,鼓舞后进。”
人到齐后,沈三问亲自上阵。其他人差些火候,在皇宫重地,也不可能有他这个常客淡定。
沈三问说了一段,听讲座的三十农民热血沸腾。
武则天抚掌大笑,“好!好!好!”
三个好字将皇帝心中的欣喜道尽。
公主今日很沉默,一直一言不发,只是耐心的当观众,看着种种转折。
他上台之时,公主悄悄的请求武则天,无论发生何事,一定保沈三问平安。
武则天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假装一直认真听演讲。
最后武则天甚至都没有检查王成、欧阳林等人的水平,直接让沈三问放手去干,早日办成。若是手下都是不顶用的脓包,亲自上场最佳了。
一场演讲有时候能圈粉一个皇帝。
沈三问对王成他们要求不高,一场能忽悠几个人到十几个人就行,能行吧?
沈三问没有与一些朝官对峙,又不是联邦制的松散联盟,做主的只是皇帝一个人而已,何况是武则天这样集权十分成功的人。
他很忙,时间很宝贵,不想浪费口水。
本想将此事还压一段时间,不料有人赶鸭子上架。
那就看谁更厉害呗。
洛阳的谣言传的沸沸扬扬,人们盯着沈三问的眼神压抑着不善的心思。
文部沈三问写的书,一些明显能猜到他是作者的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给其他书更多的机会,当然同期销量增加最多的也是他写的,但是笔名不一样的书。
沈三问嗤之以鼻,你就算不看我写的这本书,你总要看另一本的,老子不慌。
沈三问没想着在风头澄清,教育改革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只要它一天不来,世家无论如何造势,平头老百姓都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只要刀没架脖子上,他们都不会动的。
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活着。
你总不敢朝廷的皇榜都没贴出来,就去挨家挨户收教育税吧?
真当律法不顶用?还是老百姓们傻?
所有人都在等。
一个星期后,风波平静了不少,一首歌谣小朋友也唱腻了。
心头虽有畏惧恐慌,但是真要他们与皇亲国戚对着干,也是不敢的。
公主府贴出了告示,在已往杀头用的菜市口,如今有人要去授课,去听的人一人发十文钱,持续三天。
三天,就是三十文,够吃几顿大米饭了。
重要的是,讲课的人,就算学不到东西,也能当着其他同乡的面前炫耀一番,那可是太平公主府的先生。
来的人很多。就算不缺三十文的人也来了。
菜市口列兵很容易,位置充足,因为杀头的时候为了让更多人观看,也为了阻拦愤怒的群众冲击。
高台雅座、圆形舞台、护卫站岗区、vip观众区、普通高个子区,应有尽有。
如果现场秩序不好,周围太嘈杂听不清,没办法成功,下次就改蹴鞠台吧,沈三问想好了。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许多人早早的将舞台围好,毕竟这可是十文钱的事,不能不着急些。
现场工作人员给他们挨个登记,等到结束的时候就能领钱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沈三问站上去,旁边还站着八个护卫,负责看清八方的情况,保护好他。
人很多,一个人站在高台之上说话,下面的人铁定没办法听清。
沈三问忘记发明扩音器了。
不过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人工扩音。
他说一句,台下近的人一起重复一遍,稍远一些的人再重复一遍。
只是这样,语气难免有些变味,还得考虑尽量用些简短、押韵、好复述的词。
沈三问开口,“想不想顿顿吃肉?”
台下四个士兵开始重复,“想不想顿顿吃肉?肉!肉!”
配合的不错,还用到了尾音故意拉长增加气势的小手段。
以下省略一万字演讲稿。
沈三问讲的很激情,士兵复述的人很嗓子疼,太长了……
至于台下的人,听了个大概吧,也不是很激动的样子。
一些世家前来调查的人心里好受点,这事不容易吧?几句话就像骂醒人,自己先清醒点吧。
沈三问觉得还是有用的,台下一直比较安静,大家至少都是在听他说话的,那就够了。
你们总能听点有用的吧?
“接下来,我问三个问题,愿意回答的我问完之后举手,我会随机选人回答。第一个能回答上来的赏银二十文,只有京郊农户可以答题,其他人一律不许举手喧哗。”沈三问高声道。
场下一时喧哗起来,答题二十文,驸马爷是来给他们发钱的嘛!
好人啊!
好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3222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3222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2 图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沈三问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