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采用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自主导引头的kd-28c还没量产,而且配套研制的毫米波雷达也没有定型,所以在大战爆发之前交付的那些“运-”不具备搭载空地导弹的能力。
设置在机翼外段的4个武器挂点,通常用来携带副油箱。
如果在高风险地区活动,还能挂载2具电子对抗与干扰吊舱,增强对抗采用红外导引头的单兵防空导弹的能力。
与其他的先进作战飞机一样,突然爆发的全球大战,解决了炮艇机量产的所有问题。
关键还有,可以拿现役的“运-9e”改造。在帝国空军的运输机队里,这种战术运输机超过5000架,其中e型多达2500架。再说了,前线作战行动对战术运输机的寻求一直不是很高。
迄今为止,交付的“运-”已经超过200架。
当然,在通常情况之下,一个大队的18架“运-”就能承担起一个战术方向的支援任务。
要说的话,正是依靠来自瓜港的这些“运-”提供的火力支援,陆战队才能在下午的战斗中顶住梵军的疯狂反击。
此外,也就是有了“运-”在前线作战,才能够按照原订计划,让重型直升机继续向机降场运送工程设备与物资,确保修建野战机场的工作顺利进行。要不然,肯定得在当天下午动用垂直空运力量向前线增兵。
随着夜幕落下,突击作战行动进入到最关键的一个夜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4982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4982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45章空中炮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闪烁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