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人家在此次调查中帮了他们的忙,对方提出要求还是必须答应的,要不然,人家会以为他们做事不讲究。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湖底几何结构所在的位置基本被确定,高健龙自信地说,那个地方大概离岸边不到三百米,水深五米左右,这样的环境对潜水员来说,潜去水底是小事一桩,高手都不用带潜水设备。
周文忙说,安全第一,潜水设备还是要的,小心出不了大事。
高健龙是个高手,这个结论是在几人见识过他对太湖的勘测后得出的统一意见,倒不是他在地质勘探方面有专业知识,而是他使用的个别仪器与分析方式。
在不多的仪器中,有一件李成博比较熟悉的东西,那是一个罗盘,加则高健龙在分析几何结构的具体位置时,用到了八卦定位理论,所以,李成博认为此人不简单,保不准,是风水先生的后代。
勘测结束后,钱荣发提出明天进行水下勘测,并约定好明天碰面的时间,随后,与高健龙一起去了。
周文站在湖边,望着不远处的芦苇荡,心中在想太湖啊,究竟存在什么样的秘密。
到壶庄后不久,范伟说出了一个让四人感到兴奋的消息,他说,关于太湖的传说很多,但大多没有事实依据,不过,其中一个传说有神奇,据说,这个传说涉及出没在太湖中的一条神道,而这个传说的离奇之处,在于有人见过这条神道。
“等等。”李成博提出了疑问,“你说出没于太湖的神道我没明白,神道应该是一条路是不是”
“是的。”范伟了头。
“好。既然是一条路,那就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怎么可能用出没来形容其行踪呢,它又不是鱼。”
“这就是神奇之处。”范伟解释,“据传,这条神道由来已久,具体作用不清楚,不过,神道的确不固定在一个地方,自古至今,至少有上百起目击事件,见证了神道出现在不同的区域。”
“目击事件”周文若有所思,想了想后问范伟,“这些目击事件都发生在古代还是”
“现代的也有,但大多是一面之词,无法确定真伪。不过”范伟说到这里顿了顿,说,“不过,有一个人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可信的,因为,那人的为人我比较清楚。”
“哦是谁”周文追问道。
“说起来你也认识。”
“我认识谁呀”
“小勇的老师凌夕凌大师。”
“他”
“是的。”
周文与凌夕不仅认识,还算得上是忘年交。凌夕七十多岁了,表面上看起来是慈祥老者一名,但其随和的一面只在少数几个比较要好的人面前才显露出来,周文便是其中之一。
以往,周文每次宜兴,总要抽时间与小勇一起去拜访凌老,看看老爷子的作品,问寒问暖一番。
小勇实际上比周文岁数大,但在紫砂圈内属于中青年生力军,故而,人们用小字来标注他在圈内的辈份。
听范伟说凌夕是众多见识过太湖神道真容的目击者之一,周文并没有太过兴奋,因为,凌夕早在两年前就驾鹤西归一个已经离世的人,自然无法再亲口说出其遭遇,那么,通过第三人传话,其真实性会不会打折扣。
周文倒不是担心范伟会传错话,而是怕范伟描述中会缺失一部分内容毕竟,凌夕向范伟讲述其遭遇至少是两年前的事了,而这件事又很玄乎,估计,范伟当时也只当故事来听听,不大可能认真地记住。
现在,两年过去了,范伟还能记得住全部内容吗。
r r
r rrr(r)
r(r )
rrr(rr)
rr
r
r
r
/r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5347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5347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章 勘测与定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珍壶轩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