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三百九十七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国的宿命(2/2)

文/御炎
东汉末年枭雄志 | 本章字数:1183  | 东汉末年枭雄志txt下载 | 东汉末年枭雄志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特战狂狼乱世国宝文体时代乱世摄政王重生南美做国王霸行三国最后一个北洋军阀贞观小男人谍影:命令与征服都市绝品少年苏厨大明王冠
威望震慑群臣。

或许有朝一日他也能有自己的威望,但是那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生成,需要他做二三十年的皇帝,才能形成属于他的威望。

可尽管如此,这种威望也不能和开国皇帝的威望相比,更像是一种统治惯性。

郭鹏看出了郭瑾想要摆脱身为太上皇的他的影响却又不敢真正放手摆脱他的影响的矛盾和犹豫,也看到了身为二代皇帝的他在很多事情上的束手束脚和妥协。

再高超的权术手段也只是权宜之计,朝堂变革和大清洗才是能改变局势的真正杀招。

每一次大清洗都能打破朝堂的政治平衡,以及政治平衡下所藏匿的腐败和利益交换。

每一次大清洗都能带来一次洗牌,一次政治格局的改变,一次社会下层向上流动的机会。

动态平衡四个字,背后就是勇气和流血。

没有勇气让那些官僚流血,动态平衡就用也别想达成,魏帝国只会走向混沌,继而灭亡。

郭瑾学会了权术手腕,可以很好地运用权术手腕,但是缺少发动大清洗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大清洗不仅代表着皇帝的杀意,更代表着皇帝对朝堂的绝对掌控——

杀了那么多人,罢黜那么多人,却还能保持政府的运转稳定,还能让政府的行政职能维持下去,不出意外。

这需要皇帝对政府的极强掌控力。

这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概括的。

郭某人发动的数次大清洗,都是在可以保证政府照常运转的前提下发动的,乱中央不乱地方,乱朝廷不乱天下。

所以魏帝国继承自汉帝国的一切不稳定因素都被他扫平了,他完成了属于他的社会革命,把魏帝国带出了魏晋南北朝的宿命。

他自始至终掌握着局势。

而眼下,如果让郭瑾发动大清洗,他可以掌控局势、并且确保大清洗的过程之中不出现更严重的政治危机吗?

郭鹏知道,他做不到。

再有十年都不一定。

郭鹏活着,还可以利用程昱发动最后一次大清洗,但是那之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郭瑾能成长到自己主导大清洗的地步吗?

郭鹏不知道。

但是郭鹏知道魏帝国是毫无疑问的在走下坡路的。

走一个宋、明式的下坡路。

就算它的人口正在不断增多,财富在不断增多,国力在不断增强,学术下移正在进行,一切的一切看似都在不断的提高,魏帝国的鼎盛还远远没有到来。

但是魏帝国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从他感到疲累,决定放弃皇位的那一刻开始,这下坡路就走定了,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

甚至就算他此时此刻重回皇位,重新执掌天下,也不能扭转这个趋势。

郭瑾不是他,也成为不了他,他只有一个,只有他自己。

别无他人。

面对历史的沉重惯性,他胜利了一次,带着魏帝国跳离了魏晋南北朝的深渊,那已经耗费了他毕生精力,他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带领魏帝国跳离宋、明的深渊了。

于是郭鹏长叹一声,埋头,奋笔疾书。

他把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全部贯彻在文字之中,期待着有朝一日,这希望的种子可以绽放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能带着整个民族跳离深渊的,不是他,而是这朵希望之花。

郭鹏需要呵护的希望的种子刚刚种下。

它实在是太弱小了,尚且还看不到可以成就的未来。

但是在距离洛阳万里之遥的西亚地区,罗马帝国的卡拉卡拉皇帝却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状态提示: 一千三百九十七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国的宿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一千三百九十七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国的宿命(2/2) 返回《东汉末年枭雄志》目录下一章:一千三百九十八 罗马帝国糟糕的制度开始发挥它的威力(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