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民国之国术宗师- 第143章 河北太极拳(2/2)

文/王清谈
民国之国术宗师 | 本章字数:505  | 民国之国术宗师txt下载 | 民国之国术宗师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洗白师满唐华彩京门风月内抗日之乱世英雄霸行三国北朝汉月特战狂狼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清末文抄公
长兴,乍一听,似乎是请来了最根正苗红的太极拳。

在陈发科进北平前,北方太极拳以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各领风骚,虽风格有异,但大体都是以柔缓匀慢为宗旨,而陈发科带来的陈派太极拳却是快慢相间、刚柔并济,这种风格一下子把世人惊住了。

传说中杨露禅为教贵人,把蹦跳发力的东西去掉,才变成缓慢为主的风格,可这只是民国时的说法。陈青平的后人及武禹襄一脉可都是缓慢风格。既使有些人传下了快拳,也不过是相对的快了些。

因此,陈发科一脉的太极拳,总是被其余五家(包含陈青平的陈氏太极拳)抨击,却也因陈发科功夫很好,教出的学生水平也很高,硬生生的代表着陈氏跻身于大宗之列。

这才到了河南人传播太极拳的时间点。

此前的太极拳,完全是河北人的太极拳。

------

每章一说:清末民初,练武者较量时,会用小臂互相接触,是为“搭手”。此时习武者往往以武为业,若全力比武,非死不分,所以出现了搭手方式,彼此互探深浅,点到为止,避免无谓的伤亡。搭手比武,少了近身这个环节,可一臂之内瞬息万变,更需施展浑身解术。功大者,硬打硬破;双方相当,看谁机变;功弱者,以巧取胜。细观清末出现的各个拳种,很多都有这个技术的遗留,甚至很多拳谱上所说的技法,都是搭手所用。


状态提示: 第143章 河北太极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43章 河北太极拳(2/2) 返回《民国之国术宗师》目录下一章:第144章 三皇炮捶(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