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民国之国术宗师- 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剑(2/2)

文/王清谈
民国之国术宗师 | 本章字数:671  | 民国之国术宗师txt下载 | 民国之国术宗师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洗白师满唐华彩霸行三国北朝汉月抗日之乱世英雄京门风月内特战狂狼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清末文抄公

国术一词在1927年出现,目的体现在中央国术馆的口号中:“强种救国,御侮图存”。

这时的中国人已经看出了国家将面临的危难,希望普及能实用的武术,甚至想着‘哪怕练了能多搬一箱炮弹也好’(ps:这是一位有名的民国大佬说的话,朴素却不合实际。当时的大环境,多数人想的是,练了能多吃两个馒头)。

后者,以拳师孙禄堂为代表,在其师北京最有名的八卦拳师程庭华倒于火枪之下后,领悟到了拳头与冷兵并不能阻挡步枪火炮,便将自身拳术推向极致,走向了拳与道合之路。

这里的‘道’字,与日本人的武道不是一回事。

这些前贤,或用东方的古典哲学,或用西方体育、医学等理论,去追求和表达运用身体的道理。

道这个字,在中国人的眼里,就是通天大道。

所以中国的武道,是在身体中探求真解、推导正解。ps:这时期的武术主要是拳术。冷兵急速消退(参见老舍的断魂枪),但正统的门派都保留器械,剑术、大枪居多,以示不忘虎贲之源、持戈之道。

武艺(国术)与道艺之争,便是这两类的观点延续,纠缠至今,也无法整合。

打个比方,当代人觉得没用的推手,真实的意图,让人体验双方身体的中心线、重心线、形态变化等在搏斗中,到底哪些要素起了作用?有什么功效?如何去利用?……。

去掉练成乱七八糟的成份(假师父与假拳),推手的本质是研究为什么的道理,重在探索身体的微妙。经历阶第训练,就可以体现在国术应用上。

这也是越能打的人,到老了,越喜欢琢磨太极拳(或改成了接近太极拳练法)的原因。

这便把庶民之剑,在自我修养的大道中,转变成了天子之剑!

ps:这些文字有些生涩,但属于正确的武术观,有助于理解本书后面将会写到的国术进阶。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剑(2/2) 返回《民国之国术宗师》目录下一章:第四十八章 拳学秘笈(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