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文唐- 第706章 显微镜和封赏(3/3)

文/步兵长
文唐 | 本章字数:1113  | 文唐txt下载 | 文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系统之逐鹿春秋唐醉时空逆凰巅峰权臣天唐锦绣北洋之华夏帝国三国之吕布天下花都兵痞窃民科技三国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异世之三国赵云传
里获得的问题不大。”

“孙福才他们有寰宇全图尚且用了两年才返回,那些人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东西,就算打听到大致的方向没有三五年也别想有收获。三五年后想必高句丽这些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别人还没反应,李世民就直接说道:“东突厥战争已经结束,让将士们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征伐高句丽了。枢密院、兵部可以提前着手往幽州运送军需,但要隐蔽不能打草惊蛇。”

话题突然又转移到征伐高句丽上,众人皆是神情一震。

对大唐来说高句丽是心腹大患,这一点所有人都认同,恨不得把他们挫骨扬灰。但征讨它也让很多人心生忧虑,毕竟前隋的崩溃就是从三征高句丽开始的。

但没有人试图劝说放弃这个计划。

一来是对朝廷的家底有信心,国库前所未有的富裕,每年都能结余上百万贯钱粮。内库就更别提了,虽然大家不知道具体数额,但一致认为不少于千万贯。

但有时候有钱也不一定能买来粮食,大唐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岭南大粮仓生产的粮食足够支撑几十万大军的需要。

还有南越之南的土着势力,在大唐各种珍宝的诱惑下也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产量什么比岭南道还高。

至于运输能力……感谢隋炀帝修筑了大运河,朝廷能直接把粮食从南方运送到幽州。

再说早几年前朝廷就开始布置北方战略,把大运河最北端又往北延伸了三四百里。

只不过用的大多都是战俘,征用的劳役比较少,没有影响到国内的生产。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提海上运输……大海太大了,谁知道船跑哪去了。万一押运粮草的人说遇到危险沉了两三艘朝廷连证据都找不到,简直就是诱惑别人贪腐。

内陆就不一样了,你说船沉了,那就去找沉没的船。花点时间总能查出是被侵吞了还是真的出事故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朝廷宁愿多花点钱也要坚持走内陆运输转运各种物资。这个道理岳山自己也懂,也没有瞎坚持非要走海运什么的。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往北方战线调集物资的事情,不过没有深谈,现在只是初步定下这个计划,正式实施之前肯定会有专门的会议讨论。

现在主要话题还是探险队和良种的事情。

李绩的意见给众人提了个醒,确实不能直接说良种在哪获取的,笼统的说一句海上得到的就可以了。也要叮嘱好哪些勇士们,不要随便透露那边的情况。

其实朝廷也不是很怕他们泄露,海图只有孙福才和一小部分精英才知道,大多数人估计连自己都走过哪些路线都不知道。让他们往外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为了表示朝廷的重视,大家决定派个重臣前去迎接,不少人想抢这个活儿,不过被岳山给揽了过去。

李世民也觉得这是个刷名声的好机会,拍板让李承乾代表他一起过去迎接。

事情就此定下,就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马周忽然说道:“诸位只想着封赏出海的勇士们,却忘了另外一位大功臣啊。”

众人先是一愣,然后目光一起转向岳山。是呀,他才是这一切的提出者和主张人,照理来说军功章也要有他一半才对。


状态提示: 第706章 显微镜和封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706章 显微镜和封赏(3/3) 返回《文唐》目录下一章:第707章 探险队归来(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