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剑断化蝶- 第三百零六章:定器有芒不堪用(2/2)

文/益鸟羽中
剑断化蝶 | 本章字数:1151  | 剑断化蝶txt下载 | 剑断化蝶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天尊妈妈(全)淫墮乳牛非凡人生(娇艳人生)全此去经年,爱如烟雨人脑黑客斗罗大陆同人-催眠小舞宦妻-续美味佳肴(秀色文)家族俱乐部带同学的女友去看病揉乳就是我的正义!玉麟传奇
壁为八瓣,均刻划折枝莲纹,意态略异,花儿委婉,简洁清雅,平底规整沉实,犹如一钩新月挂苍空,釉面莹润,色呈牙白,棱角积釉的地方颜色略深。

陈松赞道:“这定窑划花八棱大盌真不错。”

王会长道:“肯定啊,这可是五大名窑中最早出现的,工艺是没得说,不然乾隆皇帝咏定窑的诗就不会多达三十多首了。”

五大名窑按照排名指的是汝、官、哥、钧、定这五个名窑器皿,定窑排在最后,但出现是最早的,在北宋的早期,甚至五代时就开始烧造了,而汝、官、哥、钧四窑都是北宋晚期才开始烧造的。

定窑作为五大名窑之一,以产地命名,位于现在河北省曲阳县以北25公里处的灵山盆地涧磁村一带,唐代隶属于定州,故被称为定窑。

据《曲阳县志》记载:“灵山一带,惟出煤矿,龙泉镇则宜瓷器,亦有出滑石者”,由此可见,灵山一带,既有烧制瓷器必备的燃料,又有滑石一类的瓷土,天然条件绝佳,具备了烧制名瓷的基本条件。

乾隆皇帝对瓷器非常喜爱,咏瓷器的诗就有两百首,其中咏定窑的诗就有三十多首,可见他是多么喜欢定窑。

陈松检查了下大盌口沿位置包裹着的铜扣,发现铜的氧化不够,年份不算很老,有些可惜道:“这铜边是后嵌的,不然就完美了。”

“上千年的时间,再好的铜都氧化脱落,这瓷体能完好无损流传到现在,已经很好了。”

王会长沉吟了下,道:“‘定器有芒不堪用’,不然也不会嵌边。”

“也是,覆烧的都是这样。”

陈松将定窑划花八棱大盌放回桌面。

瓷器一般都是正烧,足在下,口在上,到了北宋中期,定窑突然覆烧了,就是将器皿扣过来烧,这种新工艺虽然让足部的地方满釉,但是口变成了涩圈,没釉,就需要镶口才能使用。

覆烧有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产量,比如碗都是扣着,一个扣一个,可以减少体积,提高产量,涩口在北宋中期以后开始流行,从宫廷一直流行到民间,影响到南宋时期的其他窑口,比如景德镇的影青瓷,也出现大量涩口。

在当时,给涩口镶口形成了一种时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瓷器镶一个铜口、银口或金口。

后来发现在清洗当中镶口位置不太容易被洗干净,被认为是缺陷,所以定窑在覆烧一段时间后,尤其北宋晚期到南宋这一段时期后,它逐渐又恢复到正烧了。

王会长有些不忿道:“定窑颜色那么白,雕花工艺又那么好,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排在最后。”

五大名窑中,定窑与其他四窑的颜色完全不同,就它是白瓷,那四个都是青瓷。

古代烧造白瓷比烧造青瓷难度高,白瓷提纯的过程,今天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在一千年前,是极大的问题,工匠想尽办法去除杂质,让它呈现真正的白色。

其他四大名窑都以釉色作为表现形式,只有定窑是以纹饰作为表现形式,那四大名窑里,除了极个别的以外,都不动雕工,汝窑和钧窑有个别的一两件有过雕工,但都不成功,雕的是什么都看不清楚。直接原因是因为定窑的釉面非常薄,而其他四窑的釉面非常厚,所以定窑可以用刀来雕刻,体现它的纹饰之美。


状态提示: 第三百零六章:定器有芒不堪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百零六章:定器有芒不堪用(2/2) 返回《剑断化蝶》目录下一章:第三百零七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快捷键→)

推荐阅读人间罪恶假太监:女帝看破后,我天天被重用假千金算命火遍全网,家人哭惨了蛇骨阴香星能玩家请勿遵守规则规则怪谈:嘘!他不是人上嫁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激荡年代,我为祖国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