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长笑问道:“我这件定窑划花八棱大盌能到代吧?”
到代是指物件达到对应的年代,或称“够年份”,通常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年代和款识相匹配,另外一种就是针对没有款识的,年份要求达到制作的巅峰时期。
王会长的意思就是问定窑划花八棱大盌的年代能否到达制作的巅峰时期,也就是北宋时期。
“绝对能到,这典型北宋的器物。”
陈松笑道:“这工可不简单,虽然是划花工艺,但花纹的立体感十足,要不是整体的面高度一致,说是浮雕都没问题。”
划花对工匠的技艺要求十分高,需要在尚未干透的陶瓷器表面用木刀,竹条,铜铁制器等尖状工具浅划出的线条状花纹,形成图案,其间不能有丝毫差错,全部图案得在胎体泥料干透前完成,不然就前功尽弃。
王会长大笑道:“哈哈,那是啊,毕竟它的底蕴在,曲阳的雕工可是自古一绝。”
曲阳是石刻之乡,盛产汉白玉,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的浮雕就是曲阳人民捐的材料,曲阳人民雕的,这种雕刻手艺是祖辈相传,百物相通,定窑瓷器要是没有精湛的刻工那才会让人觉得不正常。
陈松点点头,问道:“这件多少让?”
王会长眉头一挑,笑道:“八百方。”
“八百方?”
陈松一愣,深深皱起了眉头。
据他所了解,能到北宋的定窑器,无一不是精品,加上它出名甚早,自古就被世人追捧,又是御用器,市面上踪迹难寻,千金难求,没想到只开价八百万。
要知道昨天的墨地三彩绣球花卉太白尊开价也只不过是五百万,但这两者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相比之下,突然有种上当的感觉,因为这件定窑划花八棱大盌实在太便宜了,又或者说墨地三彩绣球花卉太白尊可能是自己买贵了。
王会长看到陈松默不作声,急忙道:“玉尊,只要你诚心要,这价格都好说。”
“嗯。”
陈松看着王会长的姿态,一时间也有些拿捏不准。
这件定窑划花八棱大盌的价格低得实在让他不敢相信,因为老头子有很多墨地三彩的瓷器,唯独北宋的定窑却只有两件,当时在教他们的时候,不知道感慨了多少次定窑的稀有和昂贵的价值,而看王会长的神色,明显是诚心诚意,倒不像是坑自己。
到底哪里出现问题呢?
陈松一时间感觉头很大。
要是打眼也就算了,一了百了,关键是藏品都没问题,而是王会长出让的价格实在让他琢磨不透,这对藏品行情的不了解,完全成了他目前的死穴。
忽然,陈松被定窑划花八棱大盌口沿的铜边反光刺了下眼睛,心中一动,问道:“这铜是后加的,里面完整吗?”
“这......”
王会长苦笑道:“我还真不知道,我到手时候它就是这样,这包的铜也是有年份的,所以我也没拆开检查。”
“这样啊……”
陈松不由陷入了沉思。
器物无论是镶嵌还是包边,只要用金属做花饰的地方,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掩盖瑕疵,尤其是有年份的物件。
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507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507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零七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益鸟羽中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