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下来的成本,就是我们的纯利。
加上现在国产货的口碑也不错,国外的人都认。
可以说,十分有发展潜力。
比在国内和同行竞争强多了。
并且国内的政策,也支持企业走出去。
还有减税的补贴呢。
唯一的困难就是国外市场不熟悉,没有合适的渠道,你很难在国外发展起来。
可他现在就有国外的渠道,可以打入国外市场。
金兰义父很高兴。
于是就和这个朋友合作了。
成立了一家外贸公司。
开拓海外市场当然需要一笔很大数目的资金。
金兰义父手上没有那么多的现钱。
于是只能找到了地下钱庄,把工厂和房子都抵押了,贷款了一大笔钱。
高利贷。
利息很高。
有人说,他傻么?
缺钱为什么不去找银行?
去找地下钱庄?
这不是自己主动去让人当肥羊宰么?
自己往火坑里面跳?
金兰义父并不傻。
他不是不想去银行贷款。
但银行贷款哪有那么容易?
银行是一个很现实的地方,最是势利眼。
如果你是大客户,大公司,大老板,是国企。
那么银行经理对你的态度像是春天那么温暖。
巧笑嫣然、亦步亦趋、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甚至把你当爷爷一样。
但你是小公司,小客户,小老板,私人企业。
那么银行的经理就成了你的祖宗了。
满脸陪笑,百般殷勤,甚至是磕头下跪,都不见得能让银行经理多看你一眼。
想贷款?
回去做梦吧。
梦里什么都有。
当然了,这也不能完全怪银行的人狗眼看人低。
也是因为这些小企业不稳定。
往往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关门了。
银行的人不愿意承担那样的风险。
这就造成了,像是金兰义父这样的私人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扩大规模,只能选择民间借贷。
利息相当高。
20%,甚至可以达到40%。
但不借又不行。
金兰义父就是硬着头皮借的。
他本以为打开了海外市场,取得了利润后,就可以把高利贷还上。
但他失算了。
什么海外渠道,都是那个朋友坑人的。
……
有人说,这还不是证明了金兰义父傻么?
为什么要轻信那个朋友?
谁不知道商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被坑了也活该。
这话似乎有道理。
金兰的义父不是没有提放心。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那个朋友会坑他。
不只是因为他已经认识了那个朋友几十年。
不只是因为他与那个朋友是发小。
还因为,在那个朋友自己的生意出现了问题,差点破产,被追债的债主追得不敢回家,家的墙壁上都被泼上了红油漆,老婆孩子以泪洗面,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
是金兰义父十分仗义地拉了那朋友一把。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要不是金兰义父的出手,那朋友早就走投无路、家破人亡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金兰义父真是一个好人。
所以当那个朋友度过难关后,每一次看到金兰义父,就眼睛湿润、泪眼婆娑、热泪盈眶,喊恩公。
金兰义父怎么推辞不让他那么喊,也不答应。
再不让喊就急眼。
每一次那个朋友喝了酒,甚至会当着外人的面放声大哭,说金兰义父就是他的再生父母。
他这辈子当牛做马,也偿还不了这份真挚的感情。
那朋友豪迈地表示,以后谁要是对不起金兰的义父,他第一个不答应。
敢和人玩命!
为了金兰义父,他可以什么都豁出去!
说的多好听啊?
简直是感人肺腑、可歌可泣。
金兰义父与那个朋友的故事,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段朋友相知相交的佳话!
金兰义父虽然施恩不图报。
他帮朋友渡过难关,是出于道义,并没有指望朋友如何回报自己。
但看到这个朋友如此表现,还是很高兴的。
谁都愿意自己帮助过的人可以知恩图报。
不要成为一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于是金兰义父与这个朋友的关系就越来越近了。
甚至相处的像是一对亲人一样。
平时走动得很勤。
包括这一次,那个朋友说开拓海外市场。
与金兰义父合作。
打的也是报恩的旗号。
因为他说,这个渠道太有价值了,打开了之后,那是源源不断的海外客户。
就像是会下金蛋的母鸡一样。
不知道多少人眼馋,要求合作。
但这朋友都拒绝了。
他说这样的好事,这样的机会,当然要留给我的大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74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74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26 摘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月初六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