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利的脸色一变。
他用眼神示意我。
但是我却不为所动。
径直出门了。
背后传来了那关哥气急败坏的声音:“好啊,你够牛逼的啊!你们给我等着!”
……
第二天,我去了一趟城中村。
这里面做什么的人都有。
比如我就知道在后街上卖牛肉板面的老蓝夫妇,就是做饭的一把好手。
这不是说老蓝夫妻的厨艺是多么高超。
能做出满汉全席、宫廷菜之类的。
他们没有那么精湛的手艺。
真要有这手艺,也不会最后流落到城中村摆摊卖牛肉板面了。
说他们是做饭的好手,是因为他们都是做大锅饭的出身。
之前两人在某个国营厂子食堂干了20多年。
别管是炒大锅菜,还是蒸馒头、蒸包子,都是一把好手。
可惜的是,后来厂子效益不好,被破产兼并了。
两人都下了岗。
家里面还有上大学的儿子呢。
这才只能到省城来打工。
他们想开饭店,但是没有本钱。
想去别的单位食堂,也没有人介绍。
所以只能就是在街上摆了一个摊子,卖牛肉板面。
两夫妇很能干,起早贪黑的。
但因为摊子太小,所以收入也是很微薄。
我在他们摊子上吃过饭,闲下来的时候,听他们说起过这段经历。
于是我直接找到了他们。
询问他们愿意不愿意承包工地上的食堂。
给100多个工人做饭。
工钱什么的都好商量。
我只有一个要求。
必须干净、卫生。
让工人们吃饱、吃好。
绝对不能挣这昧良心的钱。
老蓝夫妇当然愿意了。
能在工地上做饭,虽然是辛苦了一点,但可比在街上卖牛肉板面挣钱多多了。
于是我就让老蓝夫妻进了公地。
给他们找了一个工棚,置办上锅碗瓢盆,这简易厨房就开起来了。
第一天,我又特意去吃。
我没有评价,因为不需要评价。
从工人们的反应中就能看出来了。
吃的干干净净。
吃的一滴不剩。
有一个汉子,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猪肉大葱馅包子,一边还哭了。
为什么哭?
就这么点出息么?
吃几个包子就感动了?
我知道不是。
他哭,不是因为包子太好吃。
虽然是真的很好吃。
他哭,是因为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
觉得有人把他当人了!
所以这才流泪。
看到工人们一个个的幸福模样。
于小利与陈建英对望了一眼。
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欢喜姐,还是你有魄力啊!”陈建英由衷地说。
“你们也不用夸我,对面是不是开始做手脚了?”我问。
于小利点点头:“哎,是啊,已经开始做手脚了。”
然后,我知道了,这几天工地上,果然有人来找茬了。
出面的不是地产公司的老板。
这个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对方是那么大的老板,不至于亲自下场为难我们。
只需要安排一个马仔就行了。
这个马仔,就是工地上的赵监理。
……
在工地上,工程队负责施工。
监理就是负责监工的。
盯着工程质量、进度。
权利还是很大的。
所以说,一般的工人和包工头,都对工地上的监理很是恭敬。
就像是陈建英、于小利,平时对这位赵监理那也是客客气气。
点头哈腰的。
见面就递烟。
赵监理虽然比较高傲一点,说话难听一点。
之前倒也是相安无事。
但这几天,赵监理的态度明显变了。
变得十分挑剔。
总是找工地上的麻烦。
甚至是没事找事。
大家心里面明白,这就是在给那个关哥撑场子呢。
我们正在说话。
就听到外面传来了一个人冷冰冰的声音。
“负责人呢?出来一个。”
陈建英低声嘀咕:“欢喜姐,那个姓赵的又来上门了。”
虽然心中不愿意。
但这是顶头的上司。
不能开罪。
于是于小利急忙走了出去。
我们也都走了出去。
就看到外面一个穿着白衬衣、黑西裤的男人,正背着手站在工棚前。
“赵监理,别站在外面,进来坐,吃了没有?一起吃点吧。”于小利热情地招呼。
“不必了,你们的饭太金贵,我可吃不起。”赵监理的语气带着浓浓的嘲讽。
我看了于小利一眼。
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明明知道这个姓赵的,就是因为承包食堂的事情和我们不对付。
你还提吃饭的事?
这不是找不自在么。
“抽烟、抽烟。”
陈建英急忙拿出烟盒,殷勤地递了上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尽管心里面很不喜欢这个赵监理,但在表面上,还得满脸赔笑。
“行了,别套近乎了。那堆钢材怎么回事?怎么放那里了?这出来进去的,多碍事啊。”赵监理鼻子一哼。
“赵监理,这之前都是放这里的啊?”于小利道。
“之前就放这?说明你们从来就没放对过!”赵监理沉了脸,发了脾气。
“挪,挪!我们吃完饭,下午就挪!”于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74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74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72 刁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月初六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