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的时候,这几个村子都是有名的光棍村。
村里的人家,有的人家那是一屋子光棍。
兄弟几个,一个能娶到媳妇的都没有。
晚上那兄弟几个眼睛绿的,就和群狼一样。
因为本村的女人都想嫁出去。
外面的女人却不愿意嫁进来。
但现在村子里生活富裕了。
外面的女人愿意嫁进来了。
本村的女人也不是一门心思,宁可嫁给外村歪瓜裂枣的男人,也不嫁给本村眉清目秀的了。
而村里的一些女孩,也终于不用再为了哥哥或者弟弟的婚姻大事,而被委屈,被牺牲去换亲了。
是的。
在我们那里,拿女人换亲,并不是只发生在我们一家的事情。
而是很多农村少女共同的悲剧。
所以在我看来,修的那座桥。
不只是一座桥。
而是通往未来的路。
是落后与文明的接口。
是很多农村少女改变命运的阶梯。
修路的人,真的是功德无量!
当然了,事情都是有两面的。
对有的人来说,贫穷只是因为条件、资源的限制。
不是他们不努力。
而只是没有一个施展的空间。
就像是那些在路和桥修好后,在搞种植和经营的村民们。
他们当然很辛苦。
起早贪黑。
披星戴月。
挣得真的都是辛苦钱。
但也都得到了满满的收获。
可还有的人,穷就是因为好吃懒做。
比如我那个现在已经成了白痴的哥哥。
当时,父亲也提出过让被学校开除,天天游手好闲的哥哥去跑运输。
虽然自己没有车。
但不要紧。
可以先跟人跑车。
有那种车队,是招司机的。
哥哥开始对这个也挺兴奋。
觉得能会开车,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于是家里面咬牙拿了2000块钱让哥哥去考驾照。
但哥哥呢?
理论考试,考了三次都考不过。
这还不算。
居然有一次偷着把驾校的车开了出来兜风。
还是喝醉了酒的兜风。
结果把驾校的车给撞在了树上。
哥哥也因为无证、酒驾被抓了起来。
关了三个月。
并且从此禁止他再去考驾照。
我的哥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真正的朽木不可雕。
烂泥糊不上墙。
死狗扶不上墙。
你就是给他一个金山,他也会坐吃山空,然后落到去要饭的境地。
……
我在心里面想着。
方艳丽继续在讲述罗大娘家的事情。
因为罗大爷一直在外面很忙。
所以家里面的事情,都落在了罗大娘一个人的身上。
那一年冬天,罗大娘带着三个孩子。
十岁的大儿子,七岁的二儿子和五岁的小女儿。
一起去坐火车去看望丈夫。
……
那时候的火车,还是老式的绿皮火车。
还没有后来的高铁、动车组。
虽然在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城里的年轻人,居然把老式的绿皮火车当成了一种情怀。
觉得这种带着年代感的绿皮火车,很浪漫。
很怀旧。
很有情调。
但在当年,对挤这种绿皮火车的人来说,却是一点都感觉不到什么怀旧、情怀和浪漫。
因为这种火车,又破,又烂,又脏,又慢。
里面的气味难闻极了。
烟味、泡面味、脚臭味混合在一起。
是一种特别酸爽的味道。
或许与后来的高铁站相比。
这种老式绿皮火车唯一的优点,就是经停的站点比较多。
很多小站也会停。
算是给一些小城市的人提供了方便。
而不是像后来的动车组那样,只在大城市停靠。
一些小地方,就直接呼啸而过了。
再加上票价便宜。
或许,这也是现在这个年代,绿皮火车还继续存在的原因吧。
还是那句话。
世界真的很大。
世界不是只有那几个大城市组成的。
在很多地图上都不会标记的地方。
还生活着大量的芸芸众生。
他们一样需要生活,需要工作。
当他们背着大包小包出去打工的时候。
宁愿花上20个小时,在绿皮火车上站一夜。
因为车票只要30块钱。
也不愿意花上200块钱,坐3个小时就能到站的动车组。
你可以说这些人傻。
说他们不会算账。
说可以把时间节省下来做别的。
因为时间是很宝贵的。
可能你少用了一天在路上,到城里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多挣不止200块钱。
但很多农民工还是愿意坐绿皮火车。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
就像是当年罗大娘坐的那趟看望丈夫的火车。
1000多公里。
要坐两天一夜。
中途还要换车。
在车站换车的时候。
因为人太多。
一个女人,要背着行李,要带三个孩子,会显得手忙脚乱。
所以为了防止孩子走丢。
罗大娘用一根长绳子,一边系在自己的腰上。那一边系在三个孩子的腰上。
一个连一个。
就像是连蚂蚱一样。
这样就能保证人不会丢了。
换成的人很多。
停车的时间很多。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74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74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316 丢女)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月初六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