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就是没出息。
自己人看不惯,外人也鄙视。
虽然这个标准不见得合理,但却不失为简单、粗暴的标准了。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韩晓和水姐,都是属于被人羡慕的年轻人。
韩晓给他爸买了一辆新车。
水姐家直接换了大房子无论。
怎么看,这两人都是很般配的。
最适合在一起了。
这是强强联手。
水姐不想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八卦。
所以不愿意多说当初分手的原因。
但是韩晓却在到处宣扬,当处分手是水姐的错。
说是水姐作风不检点,自己才把水姐给甩了。
完全就是猪八戒倒打一耙。
并且为了证明自己的话。
韩晓还到处说,现在水姐能挣这么多钱,那也是来路不正。
否则你们知道水姐是干嘛的么?
她有什么正式工作么?
她在省城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窝在家里面,哪来的钱?
哪来的钱在省城买房子?
哪来的钱在老家给父母买房子?
反正我的钱是怎么挣的,那是不怕和任何人讲的。
我在计算机公司上班。
至于她的钱是怎么来的,你们大家想吧。
韩晓很阴险啊。
他明明知道水姐现在是做的什么工作。
是在网上做水军。
这个工作就是天天窝在家里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他却不解释。
就是引导外人,特别是家乡的人,不熟悉互联网,更不懂什么是水军。
于是就觉得水姐的钱挣得很不光彩。
不是被人包养了,就是出去卖了。
太损了。
这是要毁了水姐的名声啊。
对一个女人来说,名声有多重要不言自明。
不只是韩晓这么说。
韩晓的父母也是在一边添油加醋。
肯定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吃亏。
而他们明明知道,其实犯错的是韩晓。
水姐是无辜的。
但还是往水姐的身上抹黑。
哪里人多,就去哪里传闲话。
哪个长舌妇最爱传这种消息,就故意和哪个长舌妇套近乎。
说的绘声绘色。
各种不堪。
用贬低水姐的办法,来给自己儿子的脸上贴金。
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先把水姐的名声搞臭。
这样即使水姐那边后来反击。
说出轨的是韩晓。
那样外人也不会相信了。
心思不可谓不歹毒。
一家都是小人。
于是一来二去。
在水姐的老家。
关于水姐的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
“你们听说了么?前面二单元那家姑娘的事?”
“什么事啊?那家的姑娘不是说很有本事的么?在省城挣了大钱,给自己家都换大房子了,真羡慕啊,看看人家父母养的孩子。”
“就是,一个女孩,比我儿子还有出息。”
“我都替我儿子上门去说亲了,想见一面,交个朋友。但是人家姑娘说没空。我看哪里是没空?明明是看不上我们家的条件。”
“嘿嘿,看来你们是真不知道啊?就那样的人家你们也敢上门提亲?怕你们家的屋顶还不够绿吗?”
“不够绿是什么意思?你是说……”
“对,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我可是听说了,这家的丫头在省城给一个老男人当情妇,被人包养了,这才有这么多的钱。”
“我怎么听说是认了一个义父呢?”
“嘿嘿,现在这年代,认义父和被包养不是一个意思么?”
“我听说的版本是这丫头在省城一个夜总会当公主呢。”
“反正不管是当什么,总之都是做了不要脸的事情,挣的都是脏钱。”
“呸!我们家去提亲居然还和我们装清高?原来是一个不要脸的货!还看不起我们?倒贴我们都不要!”
“喂,你们几个积点口德好不好?那家姑娘我从小就认识,高中之前可以说是在我的眼皮底下长大的。挺本分的,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差劲?”
“嘿嘿,没听过一句话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女大十八变,外面的社会那么复杂,诱惑那么多,在外面待几年都会变坏的。没听说过那么一句话么?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类似于这样的风言风语还有很多。
老家本来就不是一个多大的城市。
特别是在职工居民区这样的地方。
基本上人们都认识。
于是风言风语就传的更快、更广。
说是满城风雨未免有些夸张。
但绝对称得上是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了。
谣言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那就是尽管已经在外面议论得沸反盈天。
但当事人往往都还被蒙在鼓里。
不知所以然。
成了最后知道内情的那个。
水姐家就是这样的情况。
那段时间,水姐的父母上街买菜的时候。
总是觉得有人在远处,对自己这边指指点点的。
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和之前那样,是那些人在羡慕自己家的条件好呢。
心中还觉得欢喜。
甚至还和人家点头示意呢。
但后来却发现事情变味了。
那些人的目光中可都是冷嘲热讽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羡慕嫉妒恨么?
仇富么?
吃醋自己家换了大房子么?
从原来的破旧的70平方两室一厅,换成了带电梯的三室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74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74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331 风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月初六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