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不为什么,总之你別告诉桃香就是了。”
“哦。”千仮田惠本来想应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所以也没想要深究,可当她看到易天燕手机里的照片后可就有点搞不懂了。
千仮田惠翻着易天燕的手机看了几页,字倒是不多几页子就没有了,倒是这上面的东西看地人摸不着头脑。
易天燕看见惠子为难的表情,关心着问她:“怎么了,是不是看不懂啊?”
“嗯。”惠子点点头。
“是不是太难了。”
“如果都是语言文字的话,哪儿有什么难不难的问题,只是......”惠子快速地翻动着易天燕的手机,翻到最开始的那一页,也就是易天燕拍下来书的扉页,将手机翻过来指着上面的字对易天燕说:“这上面的字根本就不是古日文啊,这其实是中国字吧?”
听到这里易天燕猛一下还有一种想笑的冲动,中国字?我好歹也是一个中国人,如果真是中国字你觉得我会不认识?可是都没来得及在脸上流露笑容,下一刻易天燕就自己深陷在“这其实是中国字”的怀疑当中了。
“因为你看,这本书上的每个字都笔画都很复杂,而日本的文字从中国引入进来开始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以至于现在书面上日本文字的笔画都十分精简,很少有超过五笔的字出现,而写在这上面的字,最简练也就是那个‘血夭’,就这样一个字也得有十画,虽然我也不能确定它就是中国字,但不论它是什么,都不可能是日本字,从各个角度进行考虑的话,还是中国字的可能性最大。”
先撇开惠子的推断不论,但就从中国字这个概念开始,它的范围可远不只甲、金、篆、隶、楷、行,这几种文字体裁而已,这几种只单单是汉字的演化而已,自夏商建立以来,在苍茫起伏的中华大地上,孕育出过说不清的文明,只是有些文明犹如昙花一现,绽放短暂光芒之后,就迅速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了,后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一方面依靠中华文明的历史记载,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承载着文明的种子——文字。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文明,他们也曾开创自己的文化,孕育自己的文字,只是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很好的保留下来,没有得以传承和留续下来而已,以中国最为有名的失落的国度古楼兰为例,假如说这个曾经存在过的文明也存在过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文字,他们用这文字写作了这样一本书,那么当书还有幸能留存到现在,但作为书的载体,同为中国字的一种楼兰字却早已在这个世界上消失,那么这本书不就成了无人可解读的书了吗?而且这还只是一个例子,真正印在这本书上的,甚至有可能是一种从未被考古学家发现过,连文字本身的名字都早已无从考究了的字,那又该怎么办?如果真是这样,那不就彻底没了办法了吗?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只要是用遗失的文字写做的书,都无一例外是同一种结果——无法解读,只是,一种专门存在且服务于道家和阴阳家的文字,这样的文字真的无迹可寻吗?”
、
、
小剧场:
卫风:今天依旧是科普剧场,今天给大家科普的内容,就是已经在中国遗失的六种“中国字”。
易天燕:首先要讲的,是粟特文,历史上有名的叛徒安禄山,就是粟特人,第二种文字,则是吐火罗字,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
卫风:我要讲的,是西夏文和突厥文,西夏建立之后,就开始了创立西夏文,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但只使用了100多年,而突厥就较为有名了,无需多做解释,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突厥文其实是属于拼音文字。
易天燕:最后两种就是契丹文和女真文,辽国建立不久,就创建了契丹文。,从创制到废止,前后共使用二、三百年,后来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颜希尹仿契丹字和汉字,颁行了女真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0902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0902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5章文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某燕姓大叔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