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后,杜国强来到镇**大院,就先直接去找高柏清了。高柏清正好在办公室泡着热茶,见到杜国强进来后,便邀请他一起坐到沙发上,给他倒了杯茶,又拿出烟扔给了他一根,杜国强拿出打火机帮他点好后,自己也点上火。
他说道:“高书记,这次我去了地区交通局,原先的修路方案拿了回来,我还让吴科长帮着修改了一下。但是,现在有个新情况。”于是,杜国强把吴千里想入股,一起搞采石场的事情说了说,高柏清倒是没有反对这个事情,他同意杜国强的看法,觉得让吴千里和他们镇里的人合作搞采石场不是什么问题,那五万块钱镇里面也就可以不用再拿出来了,而且这个采石场建起来后,也能促进他们高山镇的经济发展。
“您看,这就是吴千里帮我们修改后的方案。嗯,中线路段我们打算采用碎石路面,并加宽到11米,经过公路局的修改和重新测算后,造价差不多在900万左右了。我和吴科长讨论了一下,如果我们用当地的采石场做路基骨料,另外我们用自己镇上的村民作为筑路工人,再请些退休的道路工程师做管理和监督,那么这样下来,大概可以为我们节省下来八九十万左右。”杜国强把方案递给高柏清,解释道。
“小杜,我们这条公路,需要修11米宽的吗?”高柏清很是好奇地问道,他也知道多加宽几米,就是要多一二百万的预算了。
“高书记,我觉得还是需要的。您想,以后我们这条路修成以后,可是要运石料的,还有那些运煤和运木材的车辆,也都是大型的重载车,这种车辆一般都是三四米宽,而且载重量都是要几十吨的;如果我们的道路只有五六米宽,那么这一辆车就会占据一大半的道路,如果相对方向再来一辆的话,或者后面的车辆要超车的话,那就根本没办法开了,很容易造成堵塞,甚至这样更容易造成车祸。所以我觉得是十一米宽的路面是需要的,而且增加了这几米宽,预算其实增加的也不是很多了。”杜国强进一步解释道。
还有,杜国强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还有,以后来我们高山镇旅游的旅游大巴车,应该也会有很多,几米宽的路面到时候再去拓宽,也不合适了。既然我们要修路,这个路面宽度还是一劳永逸地弄好。另外,说到人工的话,我的想法是不是让我们镇上每户人家,至少出一个人来,至于费用的话,我想就用他们每年的提留统筹款来抵扣了。男性的,可以抵三个人的提留统筹款,如果出女的话就抵一个人的款项;干满整个工期的话,就可以抵十年的提留统筹款。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省下三百多万的人工费,而我们只需要出一点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的费用和管理费用。再加上我们镇上石、文、曲三家已经答应出资的70万,我们估计只要再筹集到五百来万的资金,就可以了把这条路修起来了。”
杜国强抽了口烟,继续说道:“而且吴科长那里,他还可以帮我们争取到地区公路局几十万的资金支持;如果郑县长,帮我们找一下地区的领导,可能还会有近百万的资金拨款。另外,吴科长还透露给我,省交通厅那边还会有些针对老少边穷地区公路的补助。所以,我想下下周,去省里跑一跑,看看有没有希望也获得省交通厅的支持了。不过前提是我们的这个修路规划方案,能够得到镇**和县**的认可和批准了。”
“好,明天下午我们镇里先讨论一下这个事情。大家都同意的话,再报到县里。我再跟黄书记、杨书记和童县长他们汇报一下,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希望下周能得到县**的批复。你回去后,今天先把申请报告做出来,明天开会大家看一看。另外,你也和郑县长那边,提前沟通一下,请他帮帮忙,看看能不能从地区财政上也搞点资金下来。省交通厅这边,我看可能性不大,不过你要争取一下的话,也可以尽量去争取一下。”高柏清停了停,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昨天,我和老领导说了下这个事情,他答应帮我们找些私人企业的老板,让他们赞助点资金。他约好后会跟我说的,到时候你也跟我一起去见见面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017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017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2章偶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高楼西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