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中,陈琦慢悠悠的打完一套拳法,心中的念头越发坚定。他看了眼从翰林院中带回来的儒道“经典”,神色再次恢复原本的淡然。而后重新回到书房中,拿起刚刚那本被他丢弃在书桌上的儒家“经典”。翰林院中儒家藏书贰拾万册,这才哪到哪?他的读“儒”之路,任重而道远,且行且艰难啊!“儒,人之所需也!”“孔子的儒,不是我想要的儒。”“孟子的儒,同样不是我想要儒。”“历代大儒和名士的儒,更非我的追求!”陈琦看着手中的“经典”,神思飘远,探索着对儒道的定义。他认为,儒者,人需也!并非单纯的道德,也不是所谓的圣人言。所以孔子代表不了儒道,孟子也代表不了。当然,他自己也代表不了。在他的观点中,但凡人所需要的事物,都可归纳到“儒”道中。道德、时政,律法、算学、天工、纵横、历法、天机、格物、科学......亦或者是武道和仙道等等,皆可为“儒”!正所谓天地万物皆可为儒。陈琦神思飘远,隐约把握到了一点灵机。自身念头大放光明,越发的厚重深邃,好似无限星空一般。与此同时,他脑海中的属性面板境界一栏中的“儒道三品圆满”,也逐渐淡化,最后变成了“儒道二品初期。”儒家修行,在仙神境界下,只分为两个层次,那就是大儒和儒生。领悟了浩然正气,你便是大儒,在宏大精神念头的支持下,可一言喝退鬼神,一字镇杀妖魔。而没有领悟浩然正气的儒生呢?不过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罢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谓:“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这便是儒道的三不朽!按照陈琦理解,所谓的立言,便是抒发志向,明悟本心,确定自己的思想理念。正如当朝的儒道一品大宗师孔颖达所言:“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也就是说,你所提出的言论,不仅要有自己的理论和思想,能振聋发聩对人有帮助。还需要有足够的理论依据能够实现,不能空口说白话,空喊口号。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把自己的理念思想总结出来,不说立书作传供世人传阅吧,起码要搭建起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正如先前的那位未来的大唐名相姚崇一样,他的立言便是取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一句。直指“为万世开太平”!而怎么才能为“为万世开太平”呢?于是便有了《十事要说》出现。意思是只要按照《十事要说》去做,那么他就能为万世开天平了。凭此立言,姚崇便有可能成为儒道一品大宗师。当然,也仅是儒道一品大宗师境界的大儒,若想更进一步,那就需要“立功”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893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89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七十一章 儒家三不朽,教化证道之路!(求订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流星划过云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