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明末中兴大帝- 第一百八十九章?? 内阁确立(2/2)

文/风中的失落
明末中兴大帝 | 本章字数:1160  | 明末中兴大帝txt下载 | 明末中兴大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神级催眠师替天行盗骗了康熙超级单兵都市异能特种兵三国之江山霸业星的辉耀红缨记内赫梯血祭帝国苍穹错误的恋爱姿势
得更加重要了,有了高效的内阁,朱慈烺就能够放心的离开南京前往山东,去指挥作战。

方方面面的原因堆积起来,让朱慈烺下定了决心,以最快的速度确定了内阁人员。

唐王朱聿键出任内阁首辅,负责内阁所有的事宜,礼部尚书李邦华出任内阁次辅,吏部尚书高宏图、户部尚书邱祖德、兵部尚书史可法出任内阁大臣。

内阁一共是五个人,利于表决,人数也不多,利于集中权力,更加高效的做事情。

朱慈烺原来打算让左都御史路振飞和右都,仔细思索之后放弃了,督查院应该是相对独立的部门,主要是惩戒官吏、整肃官场作风之部门,归于他这个皇帝直接统领,不应该掺杂到过多的政事里面去。

刑部尚书与工部尚书没有进入内阁,这是惯例,从部门的重要性方面来说,目前的情况下面,刑部和工部是比不上吏部、礼部、户部和兵部的。

权力需要制衡,无限制的权力必定导致无限制的腐败,包括内阁都是如此。

所以朱慈烺专门赋予了右都御史张慎言权力,张慎言代表督查院,参与内阁的议事,主要是予以监督,不对内阁商议的政事发表任何的意见建议,尔后直接给他这个皇帝汇报,所有汇报的内容还要存档备查。

非常时期,朱慈烺作为皇帝,对于内阁的意见建议有着直接的否决权,皇帝的圣旨,朝廷与地方必须无条件的执行。

这方面,朱慈烺考虑的颇为深远,他赋予了自己最大的权力,因为他有着足够的自信,能够掌控一切,能够率领大明王朝走向辉煌,可今后的皇帝是不是能够做到,那就说不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的帝王制度必定分崩瓦解,被彻底扫除,所以他不允许皇帝的权力太大,除非是王朝面临非常时期。

制度必须要合理,才能够顺利的执行下去,否则就是一纸空文,而且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理念,必须要深入人心,至少让朝廷和地方的官吏认同这一观点。

确定内阁人选的同时,朱慈烺决定了另外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彻底废除分封制,这个从大明王朝成立开始就推行的制度,早就不合时宜,分封制养出来了一大群如同蠢猪一般的皇室宗亲,且让朝廷和地方官吏来监督这些皇室宗亲,从一定程度上面来说,也是皇帝在不停的打着自家的脸。

废除分封制,意味着大明的这些王爷再无封地。

当然,废除分封制还有一个过程,对于目前尚存的这些王爷来说,朝廷还是要养活他们,也要给他们的家人一条活路,那些个所谓的世子,是朝廷敕封的,还是可以继承王爷之爵位,但这些世子也就是分封制制度之下的最后一批王爷了。

朱慈烺还明确了一点,若是这些世子有人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了,其世子的身份自行解除。

朱慈烺给了诸多王爷几十年的时间,让他们想办法教育家人,让家人开始自食其力,总之一点,这些个王爷这辈子高枕无忧了,他们的世子就要奋发图强了,否则两代之后,某些王爷的家人很有可能沦落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了。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早朝。

秉笔太监曹化淳大声宣读圣旨,偌大的午门,站立了密密麻麻的官员,竟然没有一丝的声音。。。


状态提示: 第一百八十九章?? 内阁确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八十九章?? 内阁确立(2/2) 返回《明末中兴大帝》目录下一章:第一百九十章?? 御驾亲征(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