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神策军虽然大胜,但也付出了近千人死伤的代价,故尔神策军上下没有丝毫的兴奋,看着昔日的好朋友、好兄弟如今一个个变成了躺在地上没有温度的死尸,面露悲戚之色。/p
李煜拍了拍手,站在了附近的一块岩石上,看着他亲手打造出来的神器营。/p
“你们以为手里有了燧发枪、震天雷就可以战无不胜了吗?不!看看你们的好兄弟,他们如今安在?”/p
全军低下了头……/p
“战争是残酷的,只要有战争就有死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哪怕你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毫发无伤,但是!你们中有些人心膨胀了,以为靠着区区几百人就能重创敌万人之众,大错特错!”/p
“放开我!让我死!让我死!……”/p
李煜说到这里的时候,高顺羞愧地拔出横刀就要朝自己脖子上抹去,却被身边的石玉和陈锋拦了下来。/p
“死?死很容易,可你对得起为了救你出来而死难的兄弟们吗?你若就这么自裁了,那这些死去的兄弟岂不是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要死,你也要死在敌人手里!”/p
“啊!…………”/p
高顺大喊一声,跑着离开了人群,他无法救回那些死去的弟兄,没有颜面再面对这些活着的兄弟。/p
“石玉,去!看住他,别让他再做傻事。”/p
“是!郎君。”/p
……/p
吩咐完石玉之后,李煜继续训话,“要想在战场上活下来,不让自己的兄弟死去,就必须拿下强大的敌人。所以,你们要变强,不单单是靠着手中的兵器,要靠自己的刻苦训练!如果哪个人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了,先把薛毅撂倒再说。”/p
薛毅这一战,率领陌刀队几乎让对方近一半的骑兵,单单是他自己砍杀的敌骑都有近百。但是他自己也受伤很重,全身多处骨折,已经不能活动。/p
“回清西关!”/p
……/p
清西关大营,李煜居中高坐,身边的是吕奇、陈锋等人,再往下是各小队的队长。/p
高顺垂头丧气立在阶下,李煜瞟了他一眼,满是失望,高顺那五百人的人物是牵制北军,可他过分自信,不听军师陶源的谏言才会酿成千人死伤的大错,倘若按照之前的计划诱敌于河谷之中突袭,又怎么可能死伤这么多?/p
“高顺!你贪功冒进,致千余神器营军士死伤,着即免去高顺队长职务,降为普通士兵,杖八十!你可服罪?”/p
高顺双膝一曲,跪在当下,“小人服罪!小人愿领刑罚……”/p
“郎君,杖八十会要了高顺半条命,可否……”石玉一听高顺要被杖八十,心中不忍。/p
“望待诏三思……”/p
“高顺屡立战功……”/p
李煜扫了一眼众人,“有敢为高顺求情者同罪!拉下去立即行刑!”/p
众人:……/p
“薛毅!面对敌骑冲锋未后退一步,为大军赢得了战机,升为百人队长!其余诸将待回京师之后向陛下表功再行封赏。”/p
……/p
一个月后,清西关迎来了另一支大唐军队,陇东兵马使元膺所部八千人马。/p
经与论莽热一战,燧发枪的铅弹和震天雷消耗殆尽,兵士们也需要回京师做休整,还要补充扩大神器营的规模,李煜决定回京师先行整顿,待到入秋时节再对吐蕃用兵。/p
元膺部前来清西关,是接替神器营镇守。/p
“待诏以三千大破论莽热万余众,吓得论莽热抱头鼠窜,不敢再觊觎清西关,壮我大唐天威,实乃大功一件,将来升官发财,指日可待。”/p
李煜观元膺白面白须,打着一口官腔,心中有些不喜,似这等人整日想着升官发财,可能镇守清西关?不过既然韦皋选派元膺来接替他守清西关,想必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元膺部可是十路攻打吐蕃中的一路。/p
“元将军过誉了,有此一胜全赖陛下鸿福庇佑。”/p
“不知待诏何日启程?”/p
“三日之后押解俘虏入京师!元将军请!”/p
“请!”/p
……/p
清西关换防交接仪式进行得很顺利,三日后,李煜率领神策军以及被俘的千余吐蕃军士迤逦出了清西关,朝京师方向出发。/p
乞藏遮遮虽然也是俘虏,但李煜还算给他优待,让他乘坐囚车,免去徒步的辛苦。/p
六月初十,尽管雨季还没有到来,可这几天骤雨不断,惊雷阵阵。申时,西北方向乌云滚滚,遮掩了半个天际,迅速向东南方向蔓延,闪电在乌云中肆虐,宛如一道道猩红的舌头。/p
李适站在宣政殿外,西北风吹来,散去了他一身的燥热,想象着雨水滋养着田里的庄稼,他面露喜色,今岁不比去岁,去岁河南道和淮西大旱,今岁雨水充沛,百姓也能过个好年景。/p
刘贞亮急匆匆从殿里取来一件披风,“大家,骤雨将至,还是回殿去吧,若惹上风寒,有伤龙体。”/p
李适一把推开,“朕还没到弱不禁风的时候,想当初朕跟随先皇征战四方,风霜雪雨,什么苦没吃过?”/p
刘贞亮只好收起披风,讪讪地站在一旁。/p
“西南战事一直牵挂着朕的心,倘若李煜能在西南给予吐蕃重击,西北当无忧矣!”/p
“待诏文武全才,定能一战奏凯!”/p
李适点点头,虽说没见过李煜写过什么长篇大论,可做的几首词还算不错,至于军事才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19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19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五十一章 陛下,万千之喜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叶苑风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