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唐再起- 第1423章 番外4——再兴(2/2)

文/飞天缆车
大唐再起 | 本章字数:912  | 大唐再起txt下载 | 大唐再起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洗白师满唐华彩霸行三国北朝汉月抗日之乱世英雄京门风月内特战狂狼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上门兵王
,只要纳贡,就不起冲突。

诸藩或横眉冷对,或沉默,但就是不发兵。

朱皇帝了然,立马组建大军二十万,直下长沙。

刚在长沙不到半年,李怡璟被迫南下,狼狈不堪。

不久,退居广州。

李怡璟发布圣旨,要求诸藩勤王。

但,北面诸藩无动于衷。

随即,他不得已,被追至闽南府,然后又迫不得已到达琉球藩国暂居。

招兵买马一年多,去至占城。

这个时候,勤王诏书遍布天下,西洋诸藩,诸藩半岛的藩国,或者出钱,出人,纷纷汇聚于占城。

李怡璟实力大增,拥兵十万,甲胄俱全,去往谅山御敌。

而,受封于云南的滕国,也终于反应过来,联手对敌,终于让徐国兵马溃败,打破了徐兵战无不胜的神话。

而宣武皇帝见李怡璟去了琉球,就再次改变战略,进行北伐。

首先,他宣布李怡璟被杀。

于是,北方诸藩乱动。

趁此机会,他举兵十万,破潼关,入关中,大败宁国,收精骑五万。

宁王退守河套,难敌,不得已西狩,占据安西都护府,再次拥兵十万自守。

随即,徐朝又出兵河北、山东,山西,望风而降。

而郑国、定国,幽州与辽东接壤,摩擦甚多,对于宁藩,反而不顾。

少一个竞争对手嘛!

宣武五年,占据幽州的郑国,不敌徐军,被迫退回草原。

辽东府的定国,也溃败,逃至朝鲜府,鸭绿江边驻大军。

到了宣武六年,北方诸藩畏惧徐军,不敢力敌,只能骚扰,

中原腹地,全部沦丧。

在之后的十年间,徐军三次出塞。

草原三国,郑、平、沈,皆被打的土崩瓦解,不得不退入景国,依靠黑龙江自守。

最北边的荆国,逃过一劫,不得不安分守己,坐等良机。

而,宣武二十九年,皇帝崩,太子继位,改元永乐。

为了去除唐藩残余,永乐皇帝派遣大军,荡平交州,设都护府。

李怡璟之后,被迫迁徙占城。

永乐七年,组建西洋水师,兵马十万,自宁波而下,历经三年,灭国十三,降国二十六。

唐藩不得不臣服徐朝,称臣纳贡。

仍旧打唐旗者,只有十余国。

而随后的十年间,西洋水师数次南下,藩国顺从,屈服,仍旧唐旗的,仅余三国。

随后两百年,大徐实力渐消,东北女真乱起,镇压不力。

景国乘机而下,拿下渤海旧地,随即又拿下辽东,拥兵二十万,打出再复大唐的旗号,威逼幽州。

徐国慌乱,去兵三十万对阵。

历经二十载,景国破幽州,时任景王李昌翼,在幽州称帝,复国号为唐,改元天运。

天运三年,十万铁骑入洛阳,徐王自缢而亡。

大唐三兴。


状态提示: 第1423章 番外4——再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423章 番外4——再兴(2/2) 返回《大唐再起》目录下一章:第1424章 番外5——完结(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