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注定了,新艺城电影,不会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却会受到多数普通人喜爱。新艺城的电影,多数是以剧本取胜,不是以明星和导演取胜。
是该吸纳一些好编剧了,邹文怀想。
“阿昌,你可认识一些有潜力的编剧”邹问怀问何关昌。
何冠昌正窝在沙发上,看东方日报那篇对易玖的报道。他是嘉禾公司大老板之一,非常关注,主要媒体的热点报道,这是一个电影公司老板的必修课。电影是大众艺术,你要了解大众喜欢什么,才可以制作出,大众爱看的电影。
1980年代,没有发达的网络,怎么了解大众的喜好?主要通过报纸的热点报道,寻找蛛丝马迹。
见自己的老伙计何冠昌看得认真,邹问怀好奇地离开了座椅,来到何关昌的沙发后面。
“千字600元的稿酬,这比倪框还高吧!倪框既是是作家,也是大编剧”邹问怀忍不住脱口而出。他刚刚一直想着编辑的事,看到报道提到倪框,就马上想到了,倪框的另一个身份编剧。
“老何,不是倪框,这个易玖。不得了呀!年纪轻轻,第一部小说,稿酬就千字600,比倪框还高”何冠昌反应过来,
东方日报不管大家怎么诟病它,它都当之无愧地是销量第一的香港报纸。它给这个易玖开这么高的稿酬,一定有它的道理。
倪框当年写了很多好剧本,这个稿酬比他还高的易玖,是否会写剧本哪?邹问怀开始寻思。
那就拜访一下他,兴许他真是个大才子,能够写剧本。
现在香港比较出名的编剧,都有自己的合作公司。易玖这样的新人,正好容易拉拢,就当散心了。邹问怀一直为新艺城的事发愁,也想出去转转,放松一下心情。
邹问怀吩咐秘书,去了解下易玖的情况。
秘书很快就把易玖基本情况,打探清楚。作为香港最大电影公司之一,它有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否则不是白混了!
“阿昌,走,我们去拜访一下这个易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2903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2903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4章 第五十四:嘉禾老板的烦恼)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难起笔名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