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朱祁镇没有再回身,而是快步走到大营交战最激烈的营门前。
楚宁疑惑地打开一看,眼泪竟然在眼眶里打转。
“敕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不听文武劝阻,枉顾太后隆恩,执意出征,陷大明数十万将士,无数臣工于险地,其罪一也。
楚宁大才,疆场之上指挥若定,奇计百出,随口说来便是治国绝妙之良策,将此等治世之能臣遗落民间,朕之罪二也。
听信王振巧言,致江山社稷于不顾,使大明陷入无尽恐慌,其罪三也。
轻起战事,使得将士殒命,百姓流离,大好江山置于瓦剌铁蹄之下,其罪四也。
身为大明皇帝,不学文武,不辨是非,其罪五也。
朕之罪虽非罄竹难书,但也其罪难免,唯有血战到底,一雪前耻,方不辜负死伤将士百姓,方能显我大明铁魂。
如若能搜集到朕之残骸,不必葬入黄陵,可在孝陵之侧,择一地掩埋,并树碑记载朕此次之过,无需避讳,之言朕失,方能警醒后人。
另有楚宁,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协助朕与诸臣工抵御瓦剌,怎奈因朕之过世,回天乏力,但与众将士无关,楚宁身负治国良策颇多,为人谦和谨慎,朕欲拜为师。
怎奈战事无常,故特书此诏,拜楚宁为太师,负责京师防御,教导太子成年,如有不服者,按谋逆处置。
大明己巳年乙丑,朱祁镇于土木堡战场书。”
后边是明军大营所有文武大臣的签名和手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123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123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2章 遗诏)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大猪蹄子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