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见到丹渊等人走了进来,宗文乡等六人皆站起身来,欠身拱手行了礼。
“都坐吧。”丹渊等人点头答礼后,忠王挥了挥手,令所有人都依次坐了下来,而后手捧酒盏,自行站起了身来。
“游尚宫、平王、符印侯,各位宾友。今日是我小儿丹璋的满月,烦劳诸位赏光,莅临寒舍,小王诚惶诚恐。还望各位暂放公务,一起开怀畅饮几杯。”
“干杯。”将香槟杯朝上举了举,丹渊没有喝,而是将杯子放回了桌子上。侧头一看,只见长子宗庆安从侍女的手中接过了一把琵琶,站起身来笑着朝众宾客鞠了个躬。
“诸位,本人宗庆安,感逢诸亲贵光临,无比荣幸,今特为忠王殿下献上一曲,聊博一笑。”
“好!”在一片鼓掌声中,宗庆安有些腼腆地抱着琵琶走到了一边,随即坐下了身子,伸出纤长的手指来调了调弦轴,一时之间,瑟瑟之响有如金玉相击,振振之音好似雨打芭蕉。
“你说,二姐和璐璐怎么没来。”回过头去看了看身旁的丹烛,丹渊借着震耳的琵琶声问道。
“谁知道呢,估计是晚些时候再来吧。”将香槟拿在嘴边,丹烛压低了声音答道。
调好了弦轴,宗庆安活动了一下手指,朝众人笑了笑,随即猛地抬起手来狠击了一下琴弦,一时间激亢之声铿然而起。只见他一边快速地拨弄着琴弦,一边开口唱了起来:
“丹王天开皇祚业,雄分八宇四海同。
元嗣继体圣朝迭,位封九族天恩隆。
恩隆之下首揆者,膺命承爵号曰忠。
早为先王执鞭辔,后与兄皇总元戎。
圣诏胙土以詹地,遣以金舆之山东。
庶几凯泽慰商贾,期以恩造抚士农。
天清日晏山河丽,诸息延恩布周天。
东过魏晋巍巍地,南抵吴越海江沿。
王邸累叶廿六代,垂裕归钟新践嗣。
英武烈虖天日表,睿明远兮龙凤姿。
武威烜赫振耀起,魏武勃兴料如斯。
置醴崇道优典兴,太宰复临应如是。
天下宗涼六百载,未有昭光如王者。
广抚宗亲恩泽钟,远亲贤佐人心荷。
雍穆之臣比左右,更有贤嗣应运生。
冲龙显身光日月,幼麟声啸殷天地。
声闻宫隅王里第,诸精必知丕基继。
寰宇黎元咸与敬,四方称贺乐有仪。”
唱毕,宗庆安轻咳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来,在众人的欢呼击掌中笑着点了点头。
“这歌词,真他娘的肉麻。”一边带着笑容朝宗庆安鼓着掌,丹渊一边侧着脸对丹烛小声说道。
“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哥喜欢这些粉饰太平的歌词,咱们就凑合着听吧。”
朝着众人鞠了鞠躬,宗庆安便又坐了下,开始弹奏起了《十面埋伏》之类的曲子。
在一片急促的琵琶声中,丹渊拿起酒杯朝宗文乡举了举杯,只见在他的面前,宗文乡的头顶上缠着纱布,将他圆滚滚的脑袋凸显的格外滑稽。
“符印侯,今天小妹多有得罪,现在我把她带了过来,还请阁下责罚。”
“不敢不敢。”笑着挥了挥手,宗文乡也拿起了酒盏,轻轻地朝丹渊举了一下。
“这次的不快,终归是我们造次在前。”说着,坐在一边的宗庆成嘿嘿一笑,“还望各位不要见怪。以后有什么能找我们宗礼寺帮忙的,别客气,尽管说!”
说着,宗庆成朝坐在最后的宗庆芷指了指:“庆芷,今天你在宴上是怎么骂安王殿下的?小小年纪就出口成脏的,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跟你学的呗!”坐在餐桌的最后排,不到十岁的宗庆芷一边玩着平板,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
“放屁!”在众人的一片笑声中,宗庆成一拍桌子:“还不赶快和丹演姐姐道歉!”
“我不道歉!明明是她先打的人,我凭什么道歉?”
“好啦好啦,不提这个了。”说着,丹演笑着挥了挥手道:“这孩子,虎头虎脑的,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长大了肯定也是个将才。”
扭过头来看了看微笑着的忠王,丹渊吮了口酒后拍了拍他的胳膊:“大哥,你看人家宗礼寺,一家人都是亲密无间的,所以几百年来都是枝繁叶茂,子孙广布。不像咱们丹家,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的。”
“是啊,说起来,也是我们忠府右家,没有管好兄弟姐妹们。”
听此,丹渊正要答话,忽见坐在一侧的游惠将手中的刀叉“叮当”一声放在了瓷盘上。
“忠王啊,说道丹家的事,我倒是有个提议。”用餐巾擦了擦嘴后,游惠扭头对忠王说道。
看见游惠笑眯眯的模样,丹渊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丹烛、丹演、白子青与额哲,似笑非笑地朝他们点了点头。
“忠王,长公主的父亲敬公一家当年可是铁杆的藩王派,是朝中唯一能替各地藩王说话的皇子了。结果就是因为他的仗义直言,引来了杀身之祸。”
“这个我有耳闻。”
看见身边的忠王直直地平视前方的模样,游惠想了想,又继续说道:“你看,按照当年左右两家的协议,长公主不称帝、不改元、不用玺、不修陵,可这里面单单没说追尊方面的问题。长公主仁孝,希望追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307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307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2章 击壤亭(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荒原十夜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