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57章 紫气东来(2/2)

文/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本章字数:1451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梨园秋八零娇妻奋斗生活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贞观楚王回望大明笑今朝万事如易大燕欢歌武灵战国覆汉大唐第一狠人回到宋朝当暴君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时还能防汛,又能旱季灌溉。”

“这工程也不大,农闲时修建,顶多三年就能修好,”

“修成后,可以灌溉长坳下游的荆山塬和对面的地,大概能灌五万亩地,”

这水库修在长坳,但却不能灌溉长坳,不过秦琼和武怀玉的庄子虽建在长坳这上面,可在下游的荆山塬和石川河东岸,却也有许多田地,

旱季河流缺水,如果能拦赵氏河修个水库,确实能够缓解这个用水困难。

秦琼和武怀玉还有诸如兴唐县主、武怀义、武士恪、程处默等都在这下游有不少地,各家加起来得有小两万亩。

白鹿塬、荆塬虽相比起陕北的黄土梁,这里的塬还是很平缓的,但干旱缺水也一直是个大问题。

土地贫瘠干旱,完全靠天下雨,这就使的种小麦并不合适,这边主要还是种荞麦、大豆、高粱、黍子、糜子、谷子等为主,

这里的百姓一天两顿,不是小米稀饭就是黄米馍,要么就是高粱饭,或是荞麦面。

一天两顿稀,搭着野菜,如今有祥瑞粮食,塬上在武家秦家的带动下,百姓开始种红薯土豆玉米这些,大家这小米稀饭里加上红薯,或是直接加点蒸土豆,比前强不少。

“塬坡地灌溉条件差,全靠天吃饭,如果能修起这个水库,起码长坳以下的的荆塬和右岸那一大块,五万亩地都能灌上,百姓们听说后,都很积极,愿意出工,”

秦琼建议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下游能灌溉受益的百姓一起修这水库,将来修好后就有免费用水。

或者说,下游的一些地主大户集资出钱,请人修水库,以后下游用水,都要交钱,收的水钱再还给出钱的,另外部份用做维护水库。

两种方案。

“这是好事,应当县里带头组织牵头,向上面请拔笔钱粮,再征发百姓傜役,”刘仁轨觉得这种兴修水利的大事,其实可以列为县里的项目,

秦琼却觉得受益的只是下游五万亩地,如果让三原和富平两县的百姓都来做役修水库,不免扰民。

“谁受益谁出力嘛,其实修这水库也费不了多少钱粮,主要是需要较多的人力,”

“这事,可以把下游这五万亩地的田主,都召集起来商议一下,”怀玉道。

今天来呢,一来是来看望下秦琼,二来也是跟他商议一下两税新法试行的事情。

“新税法这么快就开始试行了?”秦琼有些意外,他现在呆在乡下很潇洒,两耳不闻国事,也免的烦扰。

“这事是好事,我现在呆乡下,跟平民黔首接触的多,也知道大家确实很不容易,如果改成两税法,按财产、按田亩来征税,而不再是简单的按人头征税,确实更合理,

百姓们的负担也没那么重了,我支持你。”

秦琼表示他在三原县的庄园田地,也会主动按亩纳两升地税、两升义仓粮,来向衙门纳粮。

“我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义父深明大义。”

秦琼摆摆手,“其实就算按亩纳粮,也不过一亩两升,加上义仓粮也才亩纳四升,就算塬上旱地,亩产也最少有七八斗的,就算跟佃户五五分成,不也一亩能收三四斗,这亩纳四升,也顶多就是一成税,

对于我们这些拥有很多田地庄子的贵族地主来说,算不得什么。

但平头百姓,一丁两石粟两丈绢三两绵,却是很大负担,尤其是没有田地,那负担更重。”

“义父,其实纳粮倒是简单,我更想请义父能够帮忙另一件事。”

武怀玉希望秦琼能够帮忙把他名下的田地,甚至庄子乡邻的田地情报,也能摸底上告,甚至能够帮忙监督县衙清量户籍人口、清丈田地,划分田等,以免有人趁机弄虚做假。

“新税法要能够顺利推行,最关键的还是户籍人口、财产定等,以及田亩数量、田地划等这些能够真实准确,

如果这账期不对,那按此征税,犹如缘木求鱼,又如何能够准确,”

他让赵仁本带着三原县官吏胥吏和地方里正村长们一起清查,也已经向皇帝申请,从长安省部台司抽调一批精干令史吏员等,前来三原县负责监督核查。

但他觉得这还不够,他还要向秦琼等地方上的地主士人百姓等,请他们帮忙监督。


状态提示: 第657章 紫气东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657章 紫气东来(2/2) 返回《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目录下一章:第658章 摊丁入亩(快捷键→)

推荐阅读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抗战之烽火燃血军工科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水浒话事人帝国第一驸马戎唐大国军舰我的谍战岁月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