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大量地孙氏旧臣旧将沦为我军俘虏,内中不乏忠义之辈。而这些人通常都是身具大才之贤者,如张昭、鲁肃等人。
如果能够得到他们地投效,不但有助于迅速稳定江东局势,而且对大哥的大业也将是极为得力的臂助。对这些忠义之辈,仅靠威逼利诱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就感化其心。
周瑜的殓葬,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我将这个意图以快马飞报大哥后,大哥也非常赞同。其实在周瑜下葬之时,大哥也已赶到庐江,不过周瑜下葬时并未亲临现场。
大哥地身份和我不同,他还要顾忌到荆州那里地反应。而由我出面,就没有这层顾忌了!
此次张昭、鲁肃他们主动要求为周瑜送葬,其实正中我下怀。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大哥说服他们归顺!
“二公宏才伟略,备素有耳闻,今日得见实乃三生之幸!”大哥面色欣喜无限,和声说道,“冒昧来访。还乞见谅!”
“薄有虚名,岂能当皇叔盛赞!”张、鲁二人齐声自谦说道……
分宾主入座之后,大哥正色说道:“先前备与孙讨虏累有纷争,非为私怨……”
…………
房内的气氛起先有些尴尬————大哥热情非常。张昭、鲁肃却是表面恭敬、内里冷淡!
但大哥的言行气度中,别有一分独特的感染力。随着交谈的不断继续,气氛也逐渐活络了起来。
“……自中平(中平年)始,社稷沦落,黎民疾苦,天下间十室九空,白骨露野、人烟灭迹……”大哥面色怅然,长叹说道。“备不自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
然只恨才疏学浅,辗转多年未有所成!”
顿了顿,大哥恳切地对张、鲁二人说道,“二公满腹经纶,皆国士之才,备若能得二公相助,兴复社稷有望。抚慰黎民可盼。还请张公、鲁公不吝指教!”
“不知皇叔可愿应承一事?”沉默了片刻后。张昭出声说道。
“张公请讲!”
“皇叔平定江东,孙讨虏一脉已绝无回天之力。大势早去!”张昭语带恳求地说道,“还请皇叔以仁德为怀,莫要与叔弼、季佐二位公子追究,以全孙家血脉!”
“君子不绝人之嗣,备虽不敢自居君子,亦知此理。
孙文台时之英雄,备亦颇敬之,岂能行此不义之举?”大哥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道,“张公尽可放心,孙讨虏一族备必会妥善安排,不妄害一人!江东其余阵亡将佐眷属,备亦会命人好生赡养!”
张昭、鲁肃二人对看一眼,无声叹了口气,随即同时躬身行礼说道:“既蒙皇叔不弃,愿效绵薄之力!”
“二公请起!”大哥急将两人扶起……
。
张昭、鲁肃应该是孙家旧臣中最难说服的人了,但如今在大势所趋之下也选择了归顺。有他们为范,再劝降其他人难度就要小许多了!
事实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在大哥地亲自说服下,孙家旧臣陆陆续续地归顺,就连被关押了数月乃至一年有余地徐盛、吕范、朱治等人也是如此。
………………………………………
八月中,孙翊、孙匡兄弟被锦帆水军送至庐江。
八月下,孙氏兄弟及孙家眷属、并周瑜遗孀乔氏被移至寿春郡临淮县定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593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593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一十二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知宇之乐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