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神棍就脚踹在陈二后腰上:“没出息的货,这点小场面算个屁,要想做大事就别他娘给我看到你的这个样子。”
干倒一片叛军的赴死军战士毫不停留,继续四下追击,只要赶上立刻就是一叉子,视满地的血腥如无物一般。
这样的小场面对于赴死军根本连豆芽菜都算不上,也无所谓血腥更无所谓危险,甚至算不上是战斗。
陈二疤瘌自认也是胆大的,无论是单挑还是群殴,都没有做的少了。甚至在被几个混混堵在胡同里的时候也是面无惧色,也算是有几根硬骨头了。可以前的那些“英雄事迹”和赴死军的这些冲杀比起来,实在是无法提及。
“这一关你都过不去,还成个鸟的大事,”陈二自己给自己打气,刚好脚下有个受伤的叛军,以为陈二是来砍杀,立刻蹿起来逃命。
这个叛军伤兵这么一逃,反而把陈二唬的不轻,看清楚敌人是在逃跑之后,鼓足了勇气赶上。抡圆了手中的顶门杠子“忽”的就是一家伙。
好像是砸碎了冬瓜一般,前面叛军的脑袋就已经打的四裂,还有半截直接把砸进了腔子里头。
亲手杀人以后,反而没有刚才那么不适应了。
“哈哈,老子也杀人了,老子立功了,哈哈……”陈二有些魔怔的哈哈狂笑着,好在是这样的情形之下,若是在真正的战场上,他连笑第二声的机会都没有。
这些叛军没有任何战斗技巧也差的太远,很快就被赴死军围拢住好几十个……
什么大富贵,什么豫亲王,都没有眼前明晃晃的叉子更真切:“饶命,饶命,我们降了……”
刚才还龙精虎猛谋富贵的同伴,眨眼之间就倒在血泊之中。大伙儿担着莫大的风险,又拿了赵之龙赵大人俩小元宝,想着清军肯定要攻破城门了,这才敢于进宫反叛。不想富贵没有谋到,却谋来了索命阎罗一般的赴死军。
“还等什么,下手。”
对于这些叛军,魏无牙可不会留什么情面,一声令下。
众赴死军战士纷纷上前,叉子齐齐而下,濒死惨叫再度响彻夜空。
或许是真的已经适应了这血腥的场面,更或许是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没有见过血的软蛋,陈二疤瘌擎着顶门杠子冲在最前,片刻之间就砸碎了俩脑袋瓜子。
温温热热的血迹泼洒满身,竟然真的不象刚才那么难以适应了。
“你们两队,搜索残敌,剩下的寻找皇帝,要快。”老神棍心里很清楚这个时候要做什么:“把这些尸体拖过来,仔细搜索,有什么证据一定要留下。”
在稍微靠西北方向的御花园里,以前的太子,现在的兴武皇帝朱慈烺正哆哆嗦嗦的躲藏在假山的石洞之中,身边三两个侍卫把他挤在石头的最里头。
在这大敌当前之际,下面的臣子不仅不思报效,反而起兵反叛杀进宫中。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之后,兴武皇帝朱慈烺心头不住的问自己:
这是怎么了?
大明治世垂三百载,教化四方泽被八荒,如今圣天子在位,正是上下一心齐御外辱的时候,怎么还会有如此的奸佞臣子?
他们的良心哪里去了?他的忠义哪里去了?
本想着勤王诏书一下,四海义士齐聚八方藩王来援,赶走鞑子不过是顺理成章的小事,自己也可以做大明中兴的一代圣君。正是雄心勃勃的时候,前有京营覆没,中有清军攻城,就是在这内城里头,也有乱臣贼子以刀兵逼宫,难道自己这个大明正统先皇嫡血就真的收拾不起民心士气?
这个天下是怎么了?
若是天下人都是如此,大明王朝就真的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
自从黄袍加身这几天来,兴武皇帝朱慈烺也是和大行崇祯皇帝一样,三更不眠五更即起,每到深夜都在批阅各种奏章,可局面依旧如此凶险,最让人感到绝望的就是祸起萧墙之乱。
这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南都而已,当年的先皇可是打理着整个大明帝国。
兴武皇帝朱慈烺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辛苦。
可辛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闯贼破京?还不是以身殉国?还不是丢了半壁江山?就是这江南半壁何尝不是风雨飘摇?
在赴死军的卵翼之下,就是这个性子随和的少年也时常想着能够登基,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舒鳞展翼的经纬天下,想着再造大明河山再现先祖辉煌等等许多想一下就让人热血沸腾的念头,现在看起来,这一切都和何等的天真幼稚。
就说眼下吧,乱军都杀进宫中,身为九五之尊,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还不知道呢,还谈什么治理天下,还说什么宏图大业?
外面的喊杀声愈发的紧了,春合殿那边好像是起了大火……
和父亲崇祯皇帝不同,兴武皇帝朱慈烺没有把推却责任的想法,而是不住的想着自己这个新皇帝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失了民心,是不是行了什么暴政这才惹的天怒人怨。
可登基这才几天呐?年号都没有来得及完全宣示天下呢,哪有机会行什么暴政?至于沉迷声色,渔猎犬马等等这些和暴君昏君相关联的罪名,更是无从谈起。
难道我是亲了小人?远了君子?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1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41章 乱起乱平看血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短头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