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的一声,一枚飞箭射进大师兄胸膛。
大师兄仿佛也愣住了,根本就没有感觉到疼痛,低头看看插进胸口的箭矢,还不肯相信呢。只是叫喊的声音低了许多:“刀枪……”
又是一箭飞到,将大师兄仰面射倒,旁边的师弟师妹们立刻扑了上去,大呼“天尊保佑”。
倒下的大师兄身中两处致命箭伤,胸中鲜血倒灌进肺中,呼吸之间口鼻已是满是血沫子。好像是拼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师兄终于喊出最后一句话:“刀枪……不入……”
殷红的鲜血流淌而出,大师兄还在抽搐的身子被满是符文的大旗包裹着……
“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大师兄会醒来的!”那些弟子们还念着这些狗屁的咒语:“赶紧把大师兄的身子撤下去,不要着了凉……”
原本以为这些装神弄鬼的大师兄和魏无牙是一路货色,完全是就用神鬼之说欺骗世人的神棍而已。想不到他们自己都信的实实在在,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仙法护体刀枪不入。
这和老神棍有本质的不同。
虽然经常说什么神仙佛爷,可老神棍自己绝对不信那些蒙人的神鬼之言。可这些大师兄小师弟却真的信了,即使是见到血腥和死亡,依旧是信的很死。
“让他们撤下来吧。”这已经是一边儿倒的屠杀了,这种冲锋绝对不是无畏而是送死,连李四也看不下去,命令士卒传令,撤下这些其实就是老百姓的“天兵天将”。
“传二师兄法旨,暂且会兵……”老神棍知道怎么对付这些人,也不说什么军令不军令的,直接就把李四的“二师兄”身份给抬出来了。
有几个大师兄已经去见他们的师傅了,群龙无首的时候,李四这个“二师兄”的号令也就管用了。
几支队伍一撤,旁的大仙儿们也不得不撤回来,只留下身后遍地尸身……
“可不能由着他们这么胡闹了,老神棍,我要接管这些人,你给我想想法子。”
李四这么做也是为了他们这些人着想,要真是有心杀鞑子赴死军不介意和他们联合,可这根本就是送死嘛。
“嘿嘿,对这种人,我老魏最在行了。”魏无牙嘿嘿的不住坏笑。
“还有,南都方面能不能再给些支援?朝廷就是不出兵助战,起码也应归再拿出点钱粮吧。”
老神棍笑道:“这好说,好说,我再拟个求援的条陈送过去,朝廷那边最少也得再支援咱们一千两千的粮食,嘿嘿……”
南都,武英殿。
今天的兴武君臣确实有点儿窝火,准确的来说是很窝火。
随着赴死军在开封的进展,或者横扫中原或者突进河北(黄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朝廷拼出了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打过了江去,也光复了已是一片废墟的扬州,可那个蒙古旗的威胁还没有解除,这事情怎么看也不如人家赴死军那边闹的风光。
要是没有赴死军在旁边策应着,杨廷麟根本就不可能把整个蒙古旗吃下去。就算是兴武小皇帝也知道这一点儿,也默认了淮扬的对峙局面。
偏偏这个时候,杨廷麟给了朝廷一个希望。
杨廷麟已经和北边的山东义军取得联络,准备和义军夹击蒙古旗。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
这么一来,朝廷就可以彻底收复淮扬,江南也就去了最大最直接的威胁。然后就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大动作。
眼下的赴死军摆开的阵势极大,就是两浙的潞王也唱了一出千里奔袭的好戏。虽然潞王的举动朝廷里不大赞同,可人家的大军都出去了,过来说一声也就是表面上的功夫,难道还真能就因为朝廷的一纸空文就调回来?兴武朝对藩王的掌握能力什么时候如此强盛过?
无论是赴死军还是地方藩王,都已经走在了朝廷的前面。
这事情看起来是好事儿,大有百花齐放的架势。可朝廷很知道其中的无奈和苦楚。
大明朝是怎么来的?还不太祖皇帝打跑了蒙古鞑子?为什么没有让给赵宋子孙?因为赵宋子孙在驱赶蒙元的战斗中没有尺寸之功。太祖的江山是得自蒙古人之手,又不是篡的他赵宋江山,自然是要自己开国了。
眼下的满洲鞑子和蒙古鞑子也差不多,现在的局面和南宋也差不多。要是小朝廷偏安江南,在收复国土的事情没有什么建树功劳,江南以外的江山可就说不准是谁的了。
不管是谁,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会心甘情愿的交到小皇帝手中?这样的大忠臣还有吗?
山东义军兵力雄厚,又是百战余生的勇士,要是能为朝廷出力,对于眼下兵力捉襟见肘的兴武新朝来说,可是求之不得。
得到山东的义军不仅仅是兵力上的增长,更主要是树立起一面大旗:整个北方各式各样的义军也不知道有多少,朝廷要是能把山东的这股义军给收编了,对于以后收编其他抵抗力量也是开了一个先例。
这些义军可是真正能够立刻就拉上战场的战兵,而且作战经验丰富又能吃苦,比朝廷的新军要强的多了。
小皇帝和他的几个肱骨之臣刚刚高兴了开头,后面可就高兴不起来了。
原来山东义军仅仅是准备和王师联合作战,不仅没有说要服归王化,反而要以扬州为界和朝廷划分势力范围。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1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68章 转变,都在转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短头发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