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一个在清人眼中比追命阎罗还要恐怖的人物,就是这个鲁识字,却牺牲了一切,仅仅是为了挽救他的敌人。
这让所有的旗人都无法相信,但是这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鲁识字的“英雄壮举”就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在世人的眼中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在亿兆汉人眼中,这个鲁识字就是数典忘祖的混蛋,不仅背叛了大帅的栽培,更背叛了自己的民族。至于他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和声名,完全就是咎由自取,不值得惋惜或者同情,就是再暴打几次也不能解心头之恨,就是把他的两腿一起打断,也是轻的。
经过旗人的口口相送,在提到鲁识字这个名字的时候,必须在这三个字之前冠以乌利颜这个名号,在旗人口中,鲁识字的全称就是乌利颜鲁识字。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英雄,也只有到了大清国日益衰落而赴死军愈发壮大的时候,鲁识字存在的意义才显得更加珍贵。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乌利颜鲁识字已经从一个人被神化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救星,也只有他这个传奇一般的人物,才能够抗衡李四这个大杀星。
就如同李四之对旗人的压力一样,鲁识字则是旗人心中的救世主。
也许,或者,可能,乌利颜鲁识字会再一次拯救旗人,虽然这个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想法显得万分荒谬,可旗人们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这里。在赴死军举起屠刀的时候,或许乌利颜的名字,这个在赴死军中闪耀一时的三个字,或许能够阻止杀戮的发生。
很多的旗人人家都想方设法的鲁识字这三个字当作护身符,早早的就请人书写好了,藏在贴身之处。虽然心里很清楚这个护身符不可能真正的挡住赴死军的叉子。依旧是一厢情愿的把把这个护身符贴身带着,就是死了之后也能得到乌利颜的照顾,或许真的可以消除生前的种种罪孽,不至于沦落到地狱之中……
这一夜,显得如此漫长。
在渴望与焦虑之中,在报复和恐惧当中,这一个不平凡的夜晚竟然平平安安的渡过了。
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射进窗口的时候,无论是旗人还是汉人,都惊奇的发现这个注定会发生什么的夜晚竟然如此平静。
可所有都知道。平静不可能持续下去,也许在下一个瞬间,血色就会笼罩这个城市。
虽然内部的暴动没有发生,可悬在旗人心中的石头反而挂的更高。暂时没有发生不代表真的不会发生,在酝酿更久之后的风雷也会更加狂暴。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赴死军的战鼓雷动,密集的火炮开始怒吼。
在一瞬间,赴死军把火力的威力全部展现出来,虽然人们看不到城头上打的究竟如何激烈,可一听到连绵不绝密集如雨的火炮轰鸣,就知道这将是一场让乾坤逆转山河色变的大战。
赴死军说过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绝对不可以更改,在正式开始攻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再接受任何形势的投降,即便是无条件投降也不行。
程子栋也算是久经战阵的宿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过不少,从普通的叉子兵一直到现在的方面统帅,几乎是伴随着赴死军的每一次战斗成长起来,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紧张过。
是紧张还是兴奋,还是其他什么样的感情,程子栋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京城的防御力量在赴死军的绝对实力面前,几乎就是纸糊的一样,即便是这种城高池深的都城。程子栋也有百分之一千的把握在一个昼夜之内结束战斗。
“无论老幼,无论男女,一体格杀,不杀尽鞑子,绝不收刀。”
“此为我赴死军最后之决战,火力全开,兵力全上,不留任何预备力量。”
在一口气发布出几道绝死攻击的命令之后,程子栋也祭起赴死军最大的法宝:“传大帅亲口命令,此一战关乎我赴死军所有的荣耀,关乎国家民族的气运消长。定要打出赴死军的威风,让任何外族想起今日之战,都要恐惧五百年……”
“犹豫不前者,斩。”
“心慈手软者,斩。”
这绝对不仅仅是赴死军和鞑子之间的最后一战,也是收复国都的战斗。此战之后,不管后世出现什么样的精锐强军,都不可能再和赴死军的功勋相提并论,都不可能再复制出赴死军今日的荣耀,赴死军的地位永远坚不可撼。这一战的光辉和荣耀,足以写进史书,足以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战士和他们的子孙骄傲几辈子。
“我的亲爹,我的亲娘,我的亲亲祖宗,老子来了,炮营到了,”符二瞎子也收起了平日里那种上蹿下跳的骡子神色,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细小的几乎看不到的眼睛里满是水光:“打国都,杀鞑子,最后一战了,我把他个亲母亲的,给我轰,轰……”
炮营的士卒卯足的不仅是身上的力道,还有身为赴死军战士的那种荣耀。光复国都这种壮举,八辈子被碰上一回也就奢侈的事情,今天亲身参与了,足以让一个个渺小的人物成为留名青史的大英雄,足以让后世子孙念叨几百年,足以让底下的列祖列宗为之颤抖。
二十六门神威铜炮和整整十门红衣大炮在一瞬间就开足了,一下子就把城头上的垛口打的砖石横飞。在和清军大炮对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1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90章 定乾坤)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短头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