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马夫是关外的汉人,看在这么点儿面子上,留下了这几个马夫的性命,并且委托他们给盛京方面带了回信儿:
“现在谈已迟,现在降亦迟,只有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如此一来,算是彻底表明态度了,什么样的幻想也被无情戳破,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了……
要说济尔哈郎,脸皮真是厚到了城墙上去,到了这种地步,还想着媾和谈判。可是谁还敢过去谈?只要过去了就是死路一条,你济尔哈郎为什么不亲自去和赴死军谈?
“嘿嘿,济尔哈郎就是头猪,都成这个样子了,还谈个屁呀?”
“他济尔哈郎怎么样老子懒得去想,关键是咱们这些旗人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活路?”
“屁的活路,除了钻老林子,要是这也算活路的话,就只有这一条了。”
“钻老林子?想的倒是挺好。赴死军真要是过来了,钻进深山就是找死。外界要是一锁,大军这么一剿,想跑都没有地方去了……”
路路断绝,在一片唉声叹气之中,有人很小心的说道:“原本以为退回来是好事情,想不到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早知道如此,就不退回来,留在关内,或许还有个活路呢……”
众人都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却是齐齐失语。
关外愁云惨雾之时,江南却是一片红火。
在东林人的煽动调唆之下,秋闱被闹的熄了火儿,确实让朝廷大大的丢了脸面,在经过各种权衡之后,终于同意再考。
在众人一力“推举”之下,微末小吏钱谦益,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三大考官之中的一员副考。
硬生生的把秋闱闹成了冬闱,朝廷的取才大考被闹成了这个样子,怎么看都是一个笑话儿,在老百姓的眼里,连笑话儿也谈不上,完全是就那些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书生弄的一出闹剧。
有了钱谦益这个领袖人物牵制那些学官指定的考官,有了钱老大人制衡,考场上似乎就清平了,也就公正了,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
放榜之日,本应该是万人空巷之时,可老百姓们已经不大关心这些读书人的事情,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多一会儿工呢,还可以多赚几个钱补贴家用不是?
放榜那天,也就是生员门扯心扯肺的关心而已。一个一个把脖子伸的好似报晓的公鸡,把考榜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试图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
榜上有名者,立刻欢天喜地的狂呼大喊,然后才是故作谦逊的说几句“侥幸”,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的。中是中了,可这还不算完,接下来的事多着呢。
座师也要拜望,这个关节少不了,能考上全是仰仗座师的垂青嘛。也好趁着拜望座师的机会站站队伍,要不然以后的仕途可就艰难了,要是能讨得座师喜欢,或者能捞个实缺肥缺什么的。拜望座师的时候,也好结实一下同年,以后大家都要当官儿的,上了官场下了宦海,没有几个同年互相照应可不行……
和谁谁是一榜的同年,这就是交情,尤其是这种同一个座师的同年,更是很了不得的人事资本……
芜湖的吴生已经五十多岁了,眼神也不大好了,身子骨不行,也挤不上去,出了一身的臭汗。好不容易等人少一点儿了,才有机会凑近金榜观看。
几乎把鼻子都贴在榜单上了,眯缝起老眼一个人名一个人名的仔细观看,唯恐漏掉了。
一辈子呀,读书读了一辈子,几代人的努力,一生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就看这一次了。以前是因为科场黑暗有人舞弊,这才考不中的,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可这一次是钱大人的副考,应该不会那么黑暗了吧。要是再考不上,可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吴生屏住呼吸,老脸涨的通红,一点儿一点儿的瞅,那股子细心劲儿就好像是在进行什么宗教仪式一般。
猛然在第二十七名处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心里猛然就是一热,脑子里一片空白……
赶紧定下心神,趴的更近之后,细细的看了,确实是自己的名字。
心里立刻就是一阵子狂喜,终于可以对上上下下三代家人有个交代了,以后自己也不再是白丁之身了……
喉咙里咕咕几声怪响,噗通一声就栽倒在地:“我……我中了,我中了……我真的中了……”
或许是因为太过欢喜的缘故,一口气没有缓上来……
等到众人发现吴生神色不善的时候,这个老书生已经无有鼻息,到死脸上都是欢喜的神色……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1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短头发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