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该叹了口气道:“想不到竟然有此外族看来幽云之地是要不回来了。”
王贤冷笑道:“还要幽云我觉得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大宋的半壁江山又要失去一半了那汴京就要搬到杭州了。”
秦该和齐偍闻言一惊而后才笑道:“王兄你太过多虑了虽然外族强悍然而一人又可当十人百人吗?契丹太后昔年扬言要踏平中原可还是连连败北不得已结下檀渊之盟更何况我大宋有黄河天险外族的那些人都是生于大山树林之中能骑马却不能上船。”
王贤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这样说秦该诸人也不会相信事实上如果大宋当时有人能够明白这点那也不至于丢了黄河又丢了中原。
诸人说了好一会话秦该这才告辞而去王贤怎么留都留不住却也知道他们还要在金陵留上一段时间到时候定然会再过来的便只好送他们出去。
待他回到亭中细想方才说的话不由有些感叹这个大宋的确是离乱不远了特别是江南和福建诸地这里是富庶的地方是田产最多的地方但也是被剥削的最为严重的地方蔡京行政事完全不利于江南一块又加上花石纲这里不乱才怪。
他猛然摇了摇头大宋不能乱啊乱了以后那又如何可抵御那外族南下?
大宋的内忧外患可别在一起爆啊。
夏日将尽王贤也开始忙碌起来。
他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是江宁府官吏也是很多所以分派下去各自负责便可只是他在调阅旧卷宗的时候猛然看到很久以前的一份案件让他起愣来。
这其实就是他失踪的案卷当时王安石去世便有一大半的原因在此而这案件也写的十分清楚但是最后的结局却让王贤有些不明白起来这上面是说自己被一个女子抱着投河而死事实上他是被“娘”抱着一直到了辽国到了草原这上面的就以此结案难道是错了不成。
而且他也终于弄明白“娘”的身份来了果然是明教看来自己和明教极有渊源在刚出生的时候便已经和他们打过交道了。
他把这个卷宗暗地里收了起来放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算是留了一个纪念。
做了知府之后和朝廷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了朝廷诸部经常有公文送过来而蔡京也时有书简寄给他半是问好半是公事。
而这几天因为对夏国又开始用兵王贤为筹粮之事忙的不可开交起来因为新粮还未下来而旧粮都已经用光他虽然无奈但还是着人收集粮草以到那所订的额度送交到北方边关。
夕阳渐沉晚霞消散王贤这才站起身来把这些书册推向一边然后活动了一下筋骨慢慢地走了出去。
府衙诸官吏也开始回去了此时见到王贤都连忙在旁行礼而王贤只是点头而过他在后堂之中脱下大红官服然后就从侧门走了出来。
金陵的傍晚还是极为热闹的这些街道的路很宽来来往往的行人四处走动着依稀也是可见那灯火微闪。
而走了一会儿就可来到另一边这是金陵的闹市其中酒楼林立四周一片翠绿王贤轻轻一笑便走进一家酒楼直接上了三楼。
这酒楼名曰富贤虽然和王贤都带一个贤字但是并无瓜葛它很早就已经在金陵城了而分三层最上面的三楼是包厢王贤上去之后轻轻敲响一间房门便听到屋内有人问道:“是谁?”
“是我。”王贤咳嗽一声随即就听到开门的声音然后便见到黄宽正立于门前。
他眼光微微一扫屋内却见到这屋子内正有三个人而其中一个便是许久不见的赵万宝不由笑呵呵地说道:“一宝兄你到了金陵却不明说要不是我看到你留的字条还真不知你过来了。”
赵万宝笑呵呵地说道:“我这不是不敢暴露身份嘛对了这位兄弟是?”
“哦他叫黄宽是我的亲信。”王贤呵呵一笑道:“我昨日接到你的字条便命他带人于你们接应你们也算认识了吧。”
“认识认识了。”赵万宝看了一下黄宽然后一笑道:“你的这位亲信不苟言笑但是做事很认真我亮出身份以后他还犹自不信直到我亲自说出你的名字和以前事情来他才答应带我到这酒楼与你见面。”
王贤笑道:“黄宽的确是太过犟了点你可千万不要见怪对了这位是赵焱我见过的不知这一位又是何人?”
“在下姓陈因在族中排名十四所以就叫陈十四。”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微微削瘦此时笑呵呵地说道:“在下早听赵万宝和陆行儿两位兄弟说起王兄却一直无缘得见今日在此相逢实乃三生有幸。”
王贤笑道:“陈兄客气了。”
一直在旁边的赵焱此时笑了起来道:“王兄上次我见到你的时候你还只是一个小小知县却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变成了知府了这做官也太好做了吧。”
王贤闻言哈哈一笑道:“是啊不如赵兄你也去做做官吧。”
“哼做官有什么稀奇的。”赵焱满不在乎地说道:“等到以后我做大将军打死你们这些做官的。”
王贤一愣却听到赵万宝怒声道:“闭嘴!不是早叫你不要说话了吗?”
“臣贝勿怪这个孩子自幼好动而且不知道什么礼节所以就好胡乱说话。”赵万宝满脸歉意又瞪了瞪赵焱。
王贤一笑道:“赵兄性格爽朗我哪里会怪他呃对了一宝兄你这次来到金陵又如此的隐蔽身份是想做些什么事吗?”
赵万宝沉吟道:“其实我是有一件事情要来求臣贝你的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3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3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42章 筹粮之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引证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