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他需要把这个国家稳定下来,把自己的烙印深深刻在一个牢固的秩序之中。
他需要打碎一些开始尾大不掉,开始侵蚀和束缚帝国躯体的寄生组织,让自己的一切政策可以更加顺畅地得以传达,让国家政策不再被**低效的官僚机构扭曲成谋私利的寻租工具。
在郑宇规划的蓝图中,皇帝是帝国秩序的最高守护者和仲裁者。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都决定,如果皇帝的权威垮掉,这个国家就会陷入混1uan无序之中,群雄并起,百年血色,这个残酷的淘汰过程中剩下来的只能是最虚伪最冷酷最无情的枭雄,朱元璋式的人物。这个国家也将再一次重复之前的轮回。
要改变这一切,他就不得不先抓住一切机会确立自己不可动摇的权威。所以,他先要削弱这个国家最危险的敌人:自己的父亲一手打造出来的职业官僚机构。但打倒一个旧的官僚机构,还要防止十年后新官僚机构走向老路。因此,郑宇要改变自上而下的指令化领导指标化监督的传统模式,引入全向监督的体制,实现上下左右的全面监督制衡,把中枢威权与地方舆情和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结合,把各个强力部门从行政部门中独立出来,形成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
在这种制衡中,以皇帝的权威,中枢威权的强大以及对国民组织的影响,确保政令的通畅和执行效率;以地方民意机关和地方政fu的牵制,确保地方政策不会背离地方的根本利益,减少中央命令式的管理对地方的损害;以地方民意机关,强力部门和中枢对财权的审批和监控,限制地方政fu的欺下媚上;以地方的舆情,强力部门直达中枢的渠道,牵制地方强势个人和势力团体对地方的事实掌握和对地方民众的cao控;以深入人心的复兴民族建设国家的理想和信仰,以及皇帝和中枢的威望和权力,将各种不同的力量引导到一个正确的大方向上来。
郑宇以强力反腐,以谨慎推进政策,一方面雷厉风行地清洗官僚机器,一方面对国家现有的财税体制采取了基本保持不变的态度。他有时间,有耐心,也很清楚一旦过火,造成的失望和信仰崩塌会是如何可怕。
他建立起了权威,就要避免国民对国家政策出现严重的失望,故而清洗需要强力,宣传需要高调,而政策的推进却必须稳扎稳打,也绝不能醉心于一切政策以皇帝的名义来布带来的掌控感,在具体政策上必须利用内阁,国会,政党这些缓冲垫。万一真出了大问题,也有替罪羊可以顶出去。
他很清楚自己要预防什么。
每一个旧体制的崩塌,必然带来新官僚的激进和媚上。如果统治者醉心于自己的权威,想要利用这一切达到常规的展,最终的结果就必定事与愿违。
在看似激烈的动作中,郑宇小心翼翼地把握着尺度与平衡。他知道自己潜在的最大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本人,所以他把监管自己的特殊权力赋予了某些自己信赖且身份特殊之人,比如许凡,比如刘子文。就这样,在这位最高权力者的身边,总有一双深邃的眼睛在盯着他,有一个声音在随时提醒着他。在媒体中,还有一支特殊的笔,一个和他关系特殊的人,在时刻观察着他。
在他的视野中,这样一个体制,即防止了官僚集团的腐化堕落,也能够防止他本人的妄自尊大。他对自己有信心,对许凡有信心,对帝国的某些人物有信心。
就这样,郑宇开始打造他规划中的秩序。
在这个国家,需要有不同意见存在,但绝不能威胁到他打造的整个秩序。舆论也好,民意也好,各种党派也好,各种信仰也好,这个国家必须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绝不能有一个声音过他。只要他还活着,就要牢牢控制住这个国家前进的方向和脚步。
这就是有华夏特色帝国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一条难度极大,却在因缘际会之下成为了最佳选择的路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49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49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二十九章 沸腾岁月)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星空漫游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