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下岗的人其实大部分都是很能干的中坚力量,没奈何谁叫他们没关系呢?这些二十多岁到三十岁冒头的青年人很郁闷的被刷下来,另有一批五十多岁的老工人也提前退休了,当然那点补偿也是少得可怜。其中一些人并不甘心自己就这么完蛋,有几个搞业务出身的手里面还有点余钱,商量一番之后一咬牙一跺脚,砸锅卖铁凑份子拉起来一个铸件厂,磕磕绊绊的就干起来了。
陈晓奇的妈妈是学会计的,当时还准备考注册会计师的,结果这么一闹腾心也乱了,最后也进了那十几个人干起来的铸件厂,仗着这些人个顶个的能干,再加上钢厂对他们这些人有些愧疚,一些边边角角的小活也给他们干了,两三年的功夫,他们就走出困境开始赚钱了。
手里有钱后,决策者们也不含糊,当即投资购进了几台人家淘汰下来的二手俄国机床,将业务面扩大到仪表阀门钢构件之类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收入更是比那时候在厂里面的人高了几倍,让那些人眼红不已。
到了21世纪了,全国经济大发展,房地产和基础建设风刮得一般四处开花,钢厂的效益翻着番的涨,大家的待遇也是蹭蹭的窜,一个没什么文化专门管拉电闸的正式职工一个月都八千块,着实羡煞人。而陈晓奇妈妈所在的厂子也不含糊,十几个人的小买卖干成了几百工人产值数亿的大厂,再次购进的设备全都是大型数控机床,最大的一台济南二机床厂出的,长能有二十多米,价值三百多万。就这样,那几台最老的二手机床退休了。
返聘的老师傅们舍不得将这些东西放在那里长锈,保养的非常利索,随时都能干点小活,而这时侯,已经上高中的陈晓奇闲着没事就开始研究这玩意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86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86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四章 打火机拉链与54手枪)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修戈谢谢您的支持!!